【明愛】生涯規劃幫助少數族裔青年

期數
3872
刊登日期
2018.05.04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5 月 06 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清晰的人生規劃,的確有助在學青年追求人生目標。關夏雯是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青年。她受到一齣與法律有關的香港電視劇啟發,自少便夢想成為律師。經過不斷努力,她考進香港大學,修讀工商管理學士(法學)及法律學位(雙學位課程)。她深信將來能夠成為一名能幹的人權律師,為受壓迫的一群出力。她掌握個人的發展方向,了解相關的升學就業資訊,從而作出詳細的規劃,向夢想邁進。

父母、社工及老師的支持是青年在人生規劃的重要同行者。大部分非華語學生都希望留港升學及發展自己的事業,但他們大多只是依靠親友個人網絡獲取資訊及機會,令他們的升學及就業發展受到限制。現時中學提供的生涯規劃服務往往未能針對他們在語言及文化上的需要,亦未充分涵蓋教師培訓及家長輔導兩大重要部份。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獲教育局委託,分別於二○一六年起推行為期三年的「多元文化夢飛翔計劃」及兩年的「多元文化夢飛翔計劃」(2015/16)——增潤活動。前者有來自四十一間中學、超過一千八百位非華語中學生受惠。計劃為他們提供以英語為常用語的訓練課程、職場參觀及工作體驗,提升他們的生涯規劃能力、打破語言及文化限制;亦為教師及非華語家長提供教師工作坊及家長簡介會,令他們掌握學生的多元出路及文化背景;而且,更邀請超過七十個政府部門、學院及機構單位,為學生提供職場參觀及工作體驗機會。後者為來自卅一間學校的教師及超過三百位非華語中學生提供教師培訓工作坊及學生培訓日營,進一步支援曾參與「多元文化夢飛翔計劃」(2015/16)之非華語學生,持續提升和跟進他們對生涯規劃的認知、體驗及發展。

根據立法會少數族裔權益事宜小組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就讀中、小學的非華語學生整體人數有遞增的趨勢。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二○一八)指出,少數族裔在政策介入後(恆常現金)的貧窮率由二○一一年的 一成三九持續上升至二○一六年的一成七,其中巴基斯坦裔的貧窮率更高達五成六五(二○一八)。為回應少數族裔在社會、文化及語言的需要,提供恆常化的生涯規劃支援絕對是現屆政府的當務之急。如非華語中學生能獲得更多機會、資訊及生涯規劃的支援,他們能獲得更多在社會階梯向上流動的機會,今天的他們亦能成為香港明日的社會棟樑。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