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數學故事

期數
3872
刊登日期
2018.05.04
作者
莫俊強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5 月 06 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三月二日在澳門避靜的早上彌撒中,讀了路加福音(十五1︱3,11︱23)。澳門盧湛明神父給我們講道說:我們了解的天主形象,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的。在舊約時代,雅威是公義之神,在雷電及烈火中,給祂的子民頒佈十誡,遵守的便有祂的祝福, 違背的便要受懲罰。及至耶穌時代,法利塞人及經師們被視為代表天主執行巨細無遺的法律及規則,成為人民的負擔。但耶穌宣講的天主是不同的,他是父——慈悲的父親。他講了三個故事(路十五):

百份之一:那牧羊人為了一隻迷失的羊,放下了那九十九隻去尋找牠,找到後就歡歡樂樂的背牠回來。

十份之一:那婦人弄掉了十個達瑪的一個,就點了燈,翻起屋子去找,找到了,就高興得要同鄰居分享。

二份之一:當天福音蕩子的比喻,那慈父為了那不肖子,天天在村口等他,到他真的回頭了,還未聽完他的懺悔,就給他免毫無保留的接納,甚至令大兒子都眼紅賭氣起來。

耶穌就是這樣翻天覆地的給人講論天父的慈悲。

那天下午拜苦路時,我得到這樣的靈感:

零份之一:天主的唯一聖子,降生成人,經歷人生的苦難,最後死在十字架上,變為零。但從數學上我們知道:一除以零即無限大。這樣,耶穌不單用比喻讓我們了解天父的愛有多大,最後還用上祂自己的生命,去給我們顯示天父對我們無限的慈悲,耶穌就是這樣給祂的故事完結。祂還邀請我們將這故事用言語、用行動及最後用我們的生命,繼續向別人傳揚開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