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說「豆」
期數
3878
刊登日期
2018.06.15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6 月 17 日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今天我們看見那個「豆」字,便會聯想起可用來作食物的豆粒。
其實「豆」的本義是一個盛食物器皿,後世才假借為豆芽的「豆」。今天我們都誤把這個假借義視作「豆」的本義。其實豆類食物,古代叫作菽。
「豆」,甲骨文寫作「」,象個高腳器皿(
);字形最上面的橫畫是器皿的蓋子,其下的方格子字形是盛食物本體,內部加一橫畫以示它盛載著食物。可見「盛食物的高腳器皿」才是「豆」的造字本義。其後金文寫作「
」,省去中間的橫畫。篆文和楷書都承續金文字形寫作「
」。後世常假借「豆」字來代替同音的「荳」,解作菽類糧食。
《說文解字》說:「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意思是︰「豆,古代吃肉時所用的盛器。字形內的『口』象容器本體。」其實「豆」這個象形字,即使觀其今天的楷書字形,仍然乃活象一個上有蓋、下有高腳和底座的盛物器皿。
現存於世最古老的「豆」,多是商代的文物,以銅製最多。豆盛行於春秋戰國,除了青銅製的,尚有用陶製的和用木製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