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天」字哪一橫畫該長些?
期數
3879
刊登日期
2018.06.22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6 月 24 日 聖若翰洗者誕辰
「天」字的第二橫畫,該寫得比第一橫畫長; 可是有些人卻堅持「天」字的第一橫畫應比第二橫畫長。
若從古代字形結構去看,「天」字的第一橫畫和第二橫畫,不一定是直直的橫畫。第一橫畫有時是一個圓圈或方格子,寫成 (甲骨文)或
(金文)。而第二橫畫有時並不是向左右伸展的橫畫,而是伸展後兩端要向下垂,寫成天。
看來,第二橫畫應寫得比第一橫畫長。
是誰堅持「天」字的第一橫畫要寫得比第二橫畫長的呢?始作俑者可能是日本人。他們電腦字體「天」字的橫畫,都是上長下短的「」。
全世界的中國人都不這樣寫的。華康電腦字體, 無論楷書的「天」或宋體字的「」,都是上短下長的。到底哪個寫法才正確?
甲骨文的「天」是描繪一個人。最頂的橫畫,本來是個象人的頭顱的方格子,其後因書寫不方便,才變成一橫畫。其下的「大」字,象一個伸展四肢站著的人。由於一雙手臂向左右伸直,這一橫畫自然要比上面的一畫長很多。中國歷代書法名家,寫「天」字時,多數都寫成上短下長。
為何日後會出現上長下短的「」字呢?
原來清代編寫《康熙字典》的學者,研讀了《說文解字》後,自作聰明地認為「天」可分解成「一」是天,「大」是人。在書寫時,象天的「一」字應寫得比象人的「大」字大。可是「一」筆畫太少,很難寫得比「大」字更大;把它寫得長一點便算了。日本所寫的「」,便是根據這個道理來寫。但中國人所寫的「天」,卻符合造這個字時的造字意念。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