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會議公布工作文件列出關鍵詞 探討信仰召叫

期數
3880
刊登日期
2018.06.29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7 月 01 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廷新聞室六月十九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並介紹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工作文件》。本屆會議將於今年十月三至廿八日在梵蒂岡舉行,主題為「青年、信德與聖召分辨」。

全球共有十億八千萬名介乎十六至廿九歲的青年,是總人口的四份之一。上述《工作文件》概述青年現狀,當中包括他們的希望和困難,並根據不同的信息來源,即十萬名青年對主教會議網上問卷的答覆,從辨識、解讀及選擇三方面帶出青年狀況。

青年期望教會誠實喜樂

談到今天青年的渴望和在教會內尋找的目標,主教會議工作文件指他們希望有一個「真實的教會」,這個教會因其樹立楷模、能夠勝任、勇於負責和堅實的文化底蘊而有號召力;它能「依照福音精神而非說教式地分享青年的生命」;並應是個「透明、善於款待、誠實、具有吸引力、能溝通、接近人、喜樂和互動」的教會。

文件又指出,青年希望教會「減少體制化、更注重關係,能夠接納而非先入為主、友愛及親近、好客及仁慈」。此外,青年也要求教會「加固對自身體制內部性侵犯行為斷不容忍的政策」,培養善於覺察青年志趣的司鐸,否則教會難以讓當代社會信服其教義和道德立場。

關鍵詞針對牧養處境

鑒於各地青年對教會懷著不同渴望,《工作文件》提出七個關鍵詞,即聆聽、陪伴、皈依、分辨、挑戰、聖召,以及成聖。各關鍵詞闡述如下:

聆聽:青年渴望得到具有同理心的聆聽,期望教會能夠於他們所在的地方,與他們分享日常生活。他們渴望自己的意見受到重視,並感到自己是教會生活的積極成員,也是福傳的主體而非純粹的對象。

陪伴:靈修、心理、培育、家庭以至聖召,這些陪伴方式都對青年極其重要。陪伴「就青年教育和福傳任務而言,並非選項,而是教會的義務,更是每位青年的權利」。而培育良知和自由亦離不開陪伴。

因此,家庭的角色十分重要,家庭乃是「全人發展進程中的絕佳參照點」。倘若父親在家庭中的形象缺席或消逝,就會導致青年陷入曖昧和空虛。此外,為使青年在成長旅程中不感到孤獨和被遺棄,公教學校和信仰團體的責任也不容忽視。

皈依:工作文件提及屬於少數團體的基督徒青年面對暴力和遭強迫他們改變信仰的悲劇,以此說明珍惜自己信仰的重要。文件同時也要求有關方面在教育領域推行「有系統的皈依」,使所有培育單位及其成員更多地投入他們的「全人培育」,不僅傳授知識,也成為「人性成熟的見證者」,幫助青年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分辨:《工作文件》將分辨能力視為「走出去的教會」風格,以此回應青年們的需求。為「在具體的情況中辨別和接納天主的旨意」,教會應讓青年把分辨能力作為工具,好認出天主的時辰,不敷衍對待祂的啟迪和成長的邀請。

而在分辨當中,恩典和風險同時存在,因為分辨不會使人免於錯誤。分辨能力教導青年「樂於承擔使他們付出代價的決定」。在聖召領域,正確的分辨應求助於在這方面能夠勝任的人員和適當、有效及有力的促進靈性生活的團體。

挑戰:宗教歧視、種族主義、工作不穩定、貧窮、吸毒、酗酒和性剝削等都是今日青年面對的挑戰。此外,社會也存在移民青年的問題,他們經常成人口販賣的受害者。工作文件要求「開啟在法律上維護他們尊嚴和行之有效的進程,同時促使他們融入所在的社會」。

聖召:工作文件首先提到在聖召領域存在的客觀困難,因為青年對「聖召」一詞有種簡化的觀念,認為聖召牧靈旨在唯獨招收司鐸和會士。因此,需要重新考慮青年聖召牧靈工作,使之具有廣闊的呼吸空間,且對所有青年都具有意義。

成聖:工作文件最後省思青年成聖這課題,指出青春正是個成聖的時期,因此成聖應是「所有青年都能覺悟的視野」。所有聖人都有過青年時代,講述他們的生平能幫助今日青年懷抱希望,勇敢地把握自己的生命,著眼於更美善和更深遠的事物,始終保持一顆自由的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