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心】新語言:耐性
「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跡隨著他們: 因我的名驅逐魔鬼, 說新語言。」( 谷十六17 )
每一位被派遣往海外福傳的傳教士,都要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傳教士能說新語言去傳福音,為我來說,這真是奇跡;看看在香港的傳教士,中文那麼難的語言, 他們都能學懂,能說這新語言去傳福音,的確絕不簡單,這是奇跡、是天主的恩寵、天主的工作。
記得十五年前我在非洲坦桑尼亞學新語言的經驗,在一間語言學校上課,校內有兩位老師,當時有四位同學,星期一至五,每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至下午三時上課, 有一個特別課程,老師能操流利的英語去教授,還有同學們可以一起討論、一起研究, 四個月後,我便離開學校到堂區服務了。四個月學語言當然不足夠,所以我在堂區服務的時候仍要繼續學習, 當時有一位青年每星期來聖堂三次幫我補習、準備道理,雖然未能掌握得好這新語言,但總算可以在非洲三年與當地的朋友同行,一起分享生命、分享信仰。
這次在柬埔寨學新語言,與非洲的經驗實在太不同了,我在這裡學語言,沒有學校、沒有系統的課程、沒有同學,只是逢星期一至六,到教區的青年中心跟一位資深的老師上一小時的課,老師不太懂英語,用一本小學生用的課本給我教授,其餘時間就要用自己的方法去學,這種學語言的模式的確不容易。其實,昔日的傳教士甚麼也沒有,只是在生活中學習, 我想這是我要效法的呢 !
曾學過非洲話的我, 深知學新語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耐性」,字無百日功,何況是語言呢 !個多月來,上了二十多天的課, 每天都是學習發音,的確非常沉悶, 知道是基本功,必須要有耐性。每日彌撒,文字看不懂、說話聽不明,就只有耐性的用心去聽,每天學習與人溝通,自己說不通,人家聽不明,大家都需要有耐性,雖然我不知道我何時才可以說這新語言,以高棉語與人溝通,主持彌撒?但我知道天主派遣的必定有奇跡相隨。
深知需要耐性,但又不太有耐性的我,卻用了一些「旁門左道」的方法,記著一些高棉語「傍身」,如: 「喜歡」音「租質」,「不喜歡」音「岳租質」等。最近亦嘗試抄寫彌撒用的經文,然後找中心的青年慢慢教我讀,接著用這「旁門左道」的方法記著,嘗試在彌撒中跟著念,但他們念得實在太快了,我根本跟不上呢; 我第一篇抄寫的經文是「天主經」, 抄寫為我來說不大困難,但要讀和明白就非常難了,不知何時可以真正的與他們一起念經祈禱呢?
關於「耐性」,最近收到一個whatsapp,內容大概是這樣:對天主有耐性就是「信」, 對人有耐性就是「愛」, 對自己有耐性就是「希望」,但願在學習這新語言、在這傳教的旅程中,我能對主、對人、對自己都有「耐性」,與此同時,亦能增加我的信、望、愛三德。
•再續傳教心系列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