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該幫助人接觸神學

期數
3884
刊登日期
2018.07.27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7 月 29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道明會修士范埃德(M i c h e l V a n A e r d e)是道明會大學的創辦人兼總裁。克勒克納(Joséphine Kloeckner)最近向他提出了三條問題,因這所由道明會士創立的網上大學發展迅速,且今年是其創立的二十周年。

十字架報問:道明會網上大學是如何創立的? 

彌額爾: 我是在秘魯跟非政府組織一起工作時, 首次學習到互聯網的。即使那時候,我們在法國還在使用Minitel(一種早於互聯網前出現的線上服務,以電話線作連接),但我已看到互聯網作為通訊工具的好處。

當我獲選為圖盧茲省會長時,我回到法國,注意到很多年青人跟我們修會接觸,我便開始思考可以做些甚麼。

起初,發展非常緩慢。互聯網才剛推出不久,大家對它都抱有很多的懷疑。

而我們是第一個開始的!我們必須要得到學生的信任。

所以我們創辦道明會大學。它的英文名稱Domuni, 是道明會(Dominican)與大學(University)二字合併而成。最初純粹只為「藝術目的」,並沒考慮授予文憑。

那時我們只教神學,但在二○○五年,當我們開始開辦哲學課程時,為我們能獲認可成為大學打開了很多扇大門。現在我們也開始提供社會科學的課程。

今天, 道明會大學提供五百個課程。學習材料很快會有六種語言,因今年夏天我們會推出阿拉伯文版本。我們老師的人數接近二百五十人。

這所大學真的開始起飛了。

我們的新生人數,兩年前便一直以每年百分之十七的速度增長,現在已達至百分之五十三,單是要求以法語授課的學生,每天也有六至七名新生註冊。

我們跟我們的回應頁面,更已開展至智能手機。

問:在你看來,是甚麼讓你如此成功? 

獲認可成為一所大學, 提高了我們的知名度,口碑顯然是重要。

然而,道明會大學從一開始,就為窮人和缺乏時間的人設想。

互聯網讓我們能匯聚分散世界各地的教師,並允許我們為那些無法到大學上課的人士提供課程,因為他們生活在農村,或工作阻礙他們跟從課程進度。

這就是為甚麼我們那三千名學生,跟神學院的學生有很大的區別。很多人通常已在工作,但也想在大學裡學習神學或哲學,可是由於他們的專業, 無法這樣做。

故此,互聯網允許我們向更多的受眾開放。

我們有許多的司鐸,他們因此能夠繼續學習,而不會影響他們的牧靈工作。我們的優點是在不同的層面上都保持靈活度。

多謝一群核心學生, 他們每年支付一千五百歐元的註冊費,我們可以自負盈虧,甚至能夠為貧困學生提供獎學金。

最後我認為,我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與道明會有關。

雖然我們的制度很古老,但實際上非常現代。我們有非常民主的運作方式, 這在教會裡是很特別的,我們是網絡運作,這使我們非常適應互聯網。

多虧了這一點, 我們從世界各地招聘教師沒有困難。

問: 你有遇到過阻力嗎?

還有人不理解, 甚至有些人忘記,遙距教學長久以來都是天主教傳統的一部份。

即使我們課程都在線上,但仍提供很多接觸和互動的機會。我們經常舉辦研討會和其他活動。

其他人視我們為競爭對手,因為推廣神學課程是很難的。然而,我們的受眾是不一樣的,無論如何,世界都很大! 

福音教導我們, 我們還未夠,每項努力都是必要的。

最後,我們遵從教宗方濟各的意向。他在《真理的喜樂》宗座憲令中,強調了一種新的神學教學方式。

他要求「一場勇敢的文化革命」,並且提出「遙距教育」。

• 來源: 《十字架報國際版》,天亞社編譯。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