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突破困局? 關俊棠 徐錦堯 鄭生來 三鐸與你談信仰

期數
3884
刊登日期
2018.07.27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7 月 29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由公教教研中心主辦,天主教綠識傳人及塔冷通心靈書舍協辦的佈道會,五月二十日於德貞女子中學禮堂舉行。佈道會題為《突破困局》,邀請到關俊棠神父、徐錦堯神父和鄭生來神父主講,吸引到約三百名教友到場聽講。以下是三位講者發言的節錄。(達) 

 


 

關俊棠神父:鳥籠弘道

關俊棠神父主講的主題是「鳥籠弘道」。他表示:「鳥籠」是指,人人都在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內生活。父母、性別、誕生年代、環境⋯⋯全不由得人們選擇。凡人一生都活在某個鳥籠內,雖然沒有選擇的自由,但仍然有選擇如何面對的自由。

內在的自由很重要,即使某人身陷囚牢,行動被剝削,但沒人能剝削他內心做人的信念、愛的情操、持守的道德和宗教信仰,這種內在的自由連鳥籠也無法困住。

難道人身處鳥籠中便不能「弘道」?春秋戰國時代,諸侯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孔子仍能弘道。印度在多神教管治下, 賤民一生一世不能翻身,佛陀仍能弘道。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肋斯坦,在地沿上寂寂無聞,耶穌仍能弘道。當信基督的白人堅持不肯解放黑奴的時候,時任美國總統林肯仍能弘道。

中共立國後,內地天主教如何「鳥籠弘道」?一九四九年中國大陸政治易權,對天主教會的態度嚴苛;五十年代不少神職人員或教會領袖都被送進監獄。一個內地聖母軍教友領袖告訴關神父,他曾被當局抓了,每晚凌晨時分被弄醒,帶去審訊,晚晚如是。有一天,獄卒如常在審判後把教友帶回牢房,獄卒好奇地問:「你們為甚麼信教呢? 信教有甚麼好處呢?」教友坦白並真誠地回答說:「信教的好處就是,即使你們如此對待我,我也視你為兄弟。」

何謂「正義」?天主的正義跟地上的正義不同,在天主內, 正義與慈悲同存,如果沒有慈悲和憐憫就不會有正義。教宗方濟各於一六年二月在伯多祿廣場講了以下一番話:「天主從不樂見罪人受罰,祂只想他們得救,因為天主的正義在於寬恕。」


 

徐錦堯神父:十比九十

徐神父的講題是「十比九十」,他表示:要突破困局,要去除一個心理障礙:「不要將問題當問題。稍後你會看一段視頻,有一個內地女孩天生右手沒有手指,但憑她的努力,終於練成能彈出美妙的鋼琴樂章。她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表演比賽, 評判之一問她:你可否簡單說說你的不幸。她答說:我沒有不幸啊!其實災難全部是天主的祝福,不是懲罰。我小時候讀的中國文化哲學思想,到現在還記得清楚。」

他引用了幾句關於面對困難和厄運的中國歷史金句,包括以下: 

  •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 玉不啄 不成器

孔子凡事都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徐神父又說: 「好多人問我:孔子有沒有信仰?我說一定有。因為他後面說: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支持我的有老天爺。如果沒有老天爺, 他不可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其實,由禍生福的例子,比比皆是。老子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 

所謂十比九十,就是說人能控制生命的百分之九十,只有百分之十不在人的控制範圍內。他舉一個例子:「例如,你吃早餐,女兒打翻咖啡,弄污你的外套,你發火罵女兒,女兒放聲大哭。然後你罵老婆, 老婆反唇相譏。然後你去更衣,女兒還在哭。等她哭過再吃早餐,校巴已離去了。你開車送女兒上學再上班,你性急,超速了,又給警察開罰單。她上學遲到,你上班也遲到。其實有另一個可能性。咖啡打翻了,如果你不生氣,安撫給嚇怕了的女兒,立刻去更衣,整件事便會不一樣。」

徐神父表示,面對倒楣的事情,如果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就自然能解決問題。


鄭生來神父:感同身受

鄭生來神父的主講題目是「感同身受」。他指出,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文獻第一節第一段說:「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尤其是貧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的喜樂和期望,受苦和焦慮,亦是基督徒的喜樂和期望、受苦和焦慮。凡屬於人類的種種,在基督徒心內莫不有所反映。」鄭神父回應這話說:「中文翻譯『Echo』時用上『反映』一字,我不太喜歡。所以我用上『回響』。下面一節亦教我們,現代教會的其中一個信仰重點:教會是由基督內的人團結所組成, 這一點要緊記。不是普通的一群人,而是在基督內團結的一群人,一起走向天父之國的旅途上。我們在基督內生活,走上這旅途,是由聖神所領導,並接受向人類講授福音的使命。」

鄭神父又指出,現代的教會不是由主教領導、教宗領導,教宗也要留意聖神要他辦事的指令:「梵二常常提到『時代的徵兆』,如果我們懂得留意『徵兆』,我們便能留意聖神多一點,留意自己是否在走天國的路。基督徒要有使命感,留意自己有沒有實踐福音,有沒有見證福音。」

談到現代家庭倫理,鄭神父指,教會支持自然分娩和母乳餵哺:「由懷孕時的胚胎,已延續了夫婦結婚時的祝福;嬰兒出生後,一定要堅持餵母乳,不施以人奶會影響嬰兒一生健康。另外,如不選擇自然分娩,嬰兒身體裡會少很多益菌,益菌是由母體產道傳授給嬰兒的。嬰兒主要的抵抗力都從產道和母乳加上日後長大後健康飲食中獲得。」

「我們有一個為期八個月的簽名運動,鼓勵天主教醫生護士支持母乳育嬰和自然分娩。明年活動會擴展到邀請基督教醫生參與。」


問與答

佈道會後設有問答環節,聽眾都踴躍發問。有聽眾問徐神父,該怎樣面對困境。他答說:「爸爸教我兩句說話:雖然我們窮,但要咬緊牙關做人,就算窮都要窮得有骨氣。」

三位神父言論涉及不同課題,會眾亦踴躍發問,活動較原訂時間遲半小時結束。散會後,亦有聽眾不捨得離去,主動要求與三位神父打招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