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你是怎樣削水果皮的?

期數
3883
刊登日期
2018.07.20
作者
楊偉民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7 月 22 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某次,我們一眾教友和一位神父吃飯,席間我們談了很多日常生活的話題,整個過程輕鬆愉快,氣氛十分融洽。其中一個話題是關於用小刀削水果皮的,神父說,他當初入修院時,削水果皮是從自己的方向開始,然後向外削,但修院的神長們卻告訴他這是不合餐桌禮儀的, 應該要從外向內(即向自己的方向)去削,而神父也改變了自己一向採用的方式。我們也談了如果向內削,會較易弄傷自己,但向外削也容易弄傷他人啊!至於向內還是向外削會較就手,則視乎每人本身的習慣。

以上的討論令我聯想到,生活上其實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甚至是表面似是相反的方法去實行的。例如, 父母教育子女時,可能一方會希望子女要克苦和守紀律,以鍛練其心志,而另一方卻希望子女不用承受太大壓力,可以輕輕鬆鬆、開開心心地生活。其實,兩種方法也是出於好意的,都是希望子女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信仰方面也一樣,例如,在教會歷史上就曾經有人強調信德的重要,因為我們的救恩是天主白白的恩賜,而不是單憑我們自己的努力而得來的;但亦有人強調如果我們只是說相信天主,但卻沒有行為,我們亦不能算是有真正的信德,因為信德也是需要藉著行為而具體地表達出來的。

又或是,有人著重默觀生活,而有人卻著重愛德服務;有人喜歡較動態的祈禱,藉著歌聲和舞蹈去表達對天主的愛, 而有人則喜歡在完全的靜默中去體驗天主的臨在。其實以上的例子,都是想指出信仰上不同的側重點,彼此並不對立,只是希望以不同的角度,去幫助我們實踐信仰;不論你是傾向於哪方面,最終都是幫助你更走近天主。

至於削水果皮,你會採用哪種方法呢?我覺得不同人可能有不同取向,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小心,不要弄傷自己、弄傷他人。也需要配合你所屬的團體的特性,人是群居性的,我們的選擇應該是在愛的原則下而作的,要能夠建立團體。最後,也希望你無論用哪方法,都能體會到美味的水果是天主所賜予的,當懷著感恩的心以享用之,以答謝天主,與大家共勉!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 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