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社區書院與安老服務 合作發表長者社區照顧調查
(本報訊)明愛社區書院與明愛安老服務部七月廿一日發表調查,發現長者在社區的服務需求見多樣化,建議當局推出通盤的社區安老政策、加強照顧服務和促進相關服務的職業階梯發展。
明愛七月初在安老服務轄下其中十二間長者中心及長者社區中心,用問卷訪問四百零二位長者會員,發現近三成受訪者認為送飯服務最重要,其次為護理服務(即洗傷口、量血壓等,有兩成一)。
調查指出,如歸納受訪者較為關注的服務,送飯服務、護理、復康及個人照顧四項服務,每項均佔約兩成,這反映長者服務需求較為平均及多樣化,亦合乎時代變遷, 他們不單只需要較基本之單純送飯或護理服務;而隨著受訪者年齡增加,他們認為探訪服務愈見重要。
明愛建議,當局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應定為恆常化服務,並擴大受惠長者人數,讓初度缺損長者開始享受有限度之社區照顧服務,同時應協助業界推動上門照顧服務。
明愛亦指當局應推展居家上門服務之職業階梯,以吸引前線從業員入行及促進業內持續發展;有關方面並應培育社區照顧專才,以減輕前線專業人員日益增長的工作壓力。
對於上述調查指服務需求多樣化,明愛指現行社區照顧服務在資源配對上較集中於送飯等基本照顧服務,而深層次的護理和復康等服務,僅屬短期及以較少配額之項目,這反映安老服務未能從全局考慮去推行;而且,服務單位只能非持續性形式提供服務,這不利於鼓勵新人入行及訂定培訓階梯。
因此,明愛建議在培訓社區照顧的人手上更應開拓以社區照顧為本的多元技能專業人員課程,這包括護理、復康、個人照顧及社區關懷等元素及技巧。
明愛社區書院 將辦長者照顧課程
明愛社區書院健康護理及社會服務學部高級講師曾玉珊博士就相關課程舉例稱,書院將於九月開辦的長者照顧課程,以社區為本,亦迎合長者在社區安老的綜合需要。該課程獲明愛安老服務協助,為學員擴大前線工作網絡,以及提供一系列以實踐為本的學習機會。
明愛指培訓專業照顧人員的工作刻不容緩,而當局特別需要研究在公私營機構的職業階級發展,同時應與業界和培訓機構互相合作。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