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若天】天主事業

期數
3886
刊登日期
2018.08.10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8 月 12 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問題的開始,是因為大批群眾, 看見耶穌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蹟,都跟隨著祂。耶穌看見了,就動了憐憫的心,對斐理伯說:「我們從那裡能買餅給這些人吃呢?」斐理伯是個意簡言賅的人,他說:「就是二百塊『德納』的餅,也不夠每人分得一小塊。」(參若六1—7)假如一塊德納大約值今天的一百元,那麼二百塊德納就為數不菲, 意思是說,非區區金錢能解決,或許需要主再行一個奇蹟。

藉著一個孩童的五餅、二魚,耶穌果然再行了奇蹟。有些基要派的基督教朋友不喜歡談論奇蹟,他們認為增餅一事,很可能是人心改變的一個果效:當眾人看到連小小一個孩童都捨得把自己攜帶的乾糧與人分享,因此,也把自己所有的分施予別人。好吧,儘管只屬人心的改變吧,但人心的改變難道不是神蹟嗎?你等閒去改變人心看看,能的話,世上的許多紛爭就都早已解決了。

問題的轉捩點是因為群眾吃餅吃飽了,想強立耶穌為王,從此可以要甚麼就有甚麼。當耶穌勸喻他們信靠主,做天主要他們所做的事業時,他們要求一項交易,行一個更大的奇蹟使他們能信服。(參若六15 — 30 )事實上,耶穌行了,那就是祂的死亡與復活;其他的一切奇蹟, 都須以這件事為鵠的。信靠主,並不使我們可以要主替我們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我們不能只愛主但不接受祂的教誨,接受祂的教誨卻只接受我們覺得容易接受的。

人們前來接受主,或許可從他們如何領受聖體而讓我們作自我檢討:無動於衷的前來,匆匆忙忙的領受,依然故我的離去。相信真理而不悔改和實踐,真理又有甚麼意義? 

最近報章提及一項調查,八成受訪基層兒童營養不良,兩成整天要捱餓。除了基層兒童外,我們當中實在還有不少邊緣的受苦者, 早前不是也報導過老弱殘疾人士,在面對孤獨無靠時,結果走上末路嗎? 聽到的時候, 大家都感到心痛, 但實際上可有走出自我, 去與他們接觸? 不要說這是誰的責任? 我們該做些甚麼, 才能彰顯這正是天主的事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