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 投身奉獻
在球場觀看學生比賽, 我被孩子們投入的態度吸引住,他們全神貫注在足球上,傳球、接球、射門都把別的事情忘掉了,只是入球一煞那,就全隊高興得跳躍鼓掌, 然後又再重新投入去踢球。那種興奮、忘我的態度使我感受到他們的集中,而不受外界干擾的精神,這麼一來換來的是喜樂滿足!
這一幕使我聯想到,人生若能投入一項生命任務,並全心全意去投入自己的一切,那種生命狀態是最幸福的,就如:在科學家身上,我們可觀察到這種投入在他的研究中,廢寢忘餐,不亦樂乎!同樣音樂家在演奏中,畫家在繪畫時也可找到這樣的精神,我稱為獻身的投入。
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能為一個自己心儀的夢想,全人投入去達成它,使自己的生命有目標,朝著這方向奮鬥,就是幸福之路,因為在這投入的狀態中,人便感到朝氣蓬勃,生命的精力旺盛,獻身者在路上過著忘我而有意義的生活。
其實,夫婦間共同生活,其中愛與性到達全然奉獻時,也可以體驗到「獻身」的境界,因為愛的力量讓人願意將自己完全投入對方,甘願為對方犧牲自我,即是忘我地投入彼此的生命中。這正是愛到至境,甘願殉情(若受到外界阻礙時)。為宗教獻身亦是一種放棄自己,為天主而活的深情所吸引,「獻身」是愛的最高表現,如果愛天主就樂意完全屬於祂,那怕困難、迫害、辛勞、痛苦, 即使死亡也是閒事,愛得愈深,奉獻得愈切!就如所有聖人,灑熱血、摘頭驢也甘之如飴!
我亦經歷過這份獻身初期的熱誠。就恍如初戀,首先,被一個理想所吸引,在鮑思高神父創立的慶禮院氛圍中,深深感受到被「教育」的夢想所推動,認同教育能發展人性, 提升人的能力, 造福家庭,建樹社會。這肯定使自己投身教育行列是個人的生命任務,更被基督的榜樣所吸引。在福音中祂明確地說:「人子不是來受人服侍, 而是來服侍人,並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谷十45)這份獻身的心火,愈燒愈紅,接受了入門聖事後,朝朝彌撒,暮暮讀經默想,繼續被祂的呼召所縈繞着, 要回應了! 當時我的父母並非教友,且對我疼愛有加,當我提出要離家當修女,媽的淚水,父的沉默都使我難受,但獻身的心不怕困難地爭取自由。最後,就藉著一句由中的話:「爸媽,女兒不孝,但若你們阻止我追隨理想,我一生都不會幸福!」他們愛女情深,只回應了一句:「為了成全你一生幸福,去吧!家門隨時為你大開,不開心就回家!」一去就是一生,從不後悔,但每次回家都帶來平安與喜樂!現在全家都領洗了,是主的大恩,三代得救,也是鮑聖諾言。獻身生活是長期的致命,卻使我生活得十分豐盛,為主獻身是生命最大的得著,也是天天喜樂,常感不枉此生,因活在與主同在的幸福中!
領孩子與幸福相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