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宗教自由現況 香港專家稱令人憂慮

期數
3887
刊登日期
2018.08.17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8 月 19 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天亞社訊)香港三位時事、宗教學者出席台灣節目,談香港及中國的宗教自由、人權和中共的統戰,他們指香港跟中國的宗教自由同樣受到剝奪和侵犯,情況令人憂慮。

香港時事評論員桑普、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院長邢福增,和學者梁潔芬修女,七月十九日一起出席台灣民視新聞台的節目:「信仰自由、天賦人權──中共的宗教統戰與中梵關係」。他們在節目中分析香港和中國的宗教自由狀況。

邢福增:宗教信徒增加

中大邢福增教授表示,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不像文化大革命時那樣要把宗教消滅掉,「因為他們發現消滅不了」。

他舉例一九四九年中共建國時,基督徒人數大概一百萬,到了八二年,當局的統計是三百萬。「數字是經歷過文革的改造等,但宗教人數反增三倍,故中共明白到宗教是不能消滅的,令他們擔心。」

他指出,宗教是意識形態,有群眾和組織,「中共就認為威脅非常大」,「必須要好好管理及控制宗教,不讓宗教的發展威脅了黨的領導」。

邢福增還指,宗教自由跟出版、表達、言論和結社自由等,息息相關,「我們了解到整個中國今天的公民社會和人權狀況,便可以了解中國距宗教自由還有很大的距離,我們需要改善跟爭取」。

梁潔芬:當局統戰宗教

來自香港的耶穌寶血會梁潔芬修女,則從政治角度分析目前中國的宗教狀況。她指出,中國的宗教自由政策是在毛澤東時代由統戰部部長李維漢提出,主要是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消滅宗教;「所以鄧小平改革開放時,宗教部部長葉小文也說過,要慢慢讓宗教滅亡」,而他們的說法就是以宗教自由打宗教自由。

這位台灣文藻外語大學的客座研究教授表示,中國不讓十八歲以下人士進教堂,美其名給他們選擇自由,但對宗教傳統來說是致命傷。

她解釋,「西方社會,父母都從孩子小時候帶他們去教堂」,但中國卻不讓小孩去教堂,那「十八歲以後才選擇,就已經沒辦法了。這就是慢慢滅亡宗教的一個信號。」

梁修女續指,還有民主辦教,就是讓包括神父、修女和信友的小組管理宗教,但沒聖統制裡代表基督的主教,沒領導者,結果「我們看到一些教區實行了十年,以為教會管理就是可以這樣」。

梁修女又說,用宗教自由政策是為對外國人說有宗教自由,沒有宗教壓迫,外面的人就相信了,但其實兩者的宗教自由有很大的分別,「這是統戰的手法」。

桑普:自由愈來愈嚴峻

香港律師桑普也指,中共要消滅宗教是從創黨以來的政策,至今更愈來愈嚴峻。

桑普指出,新宗教事務修訂條例今年二月一號實施後,各種各樣的宗教打壓,特別是針對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相當惡劣。

桑普說:「以往地下教會團體舉行彌撒,開了一扇門,國保、宗教局會叫你把門掩上,現在直接關閉聚會點;老師、家長不能讓孩子信教,也不能領洗、領聖體;教堂當著教徒面強拆。情況已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

邢福增談到香港的宗教情況,指香港的宗教統戰工作由中聯辦的協調部進行,該部門類似統戰部,會把跟中共思想不同的人視為敵人,當中再分主要敵人和次要敵人,並於不同時代、不同階段,有不同敵人的界定。

邢福增指,中共也會拉籠人心。回歸時,把不同宗教界別人士納入建制系統內,像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籌備特區政府委員會、選舉委員會等。而某些宗教人士自覺受中共信任,就被收編。

另一方面,梁潔芬修女作為台梵專家,指中共希望能簽成中梵協議,但教宗看見反對聲音很強,沒有馬上答應簽署。她也認為跟中國建立關係不用太急切,即使簽了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跟進;而台梵的關係也是要處理的問題,「台灣對梵蒂岡貢獻也是很大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