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留白

期數
3887
刊登日期
2018.08.17
作者
何家怡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8 月 19 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我首次聽到《留白》是在讀神學課程時,鄺修女在課中語間道出。其實當時我沒有聽到,是其後同學們在茶餘飯後的討論中,說到這《留白》一詞很吸引,他們就這樣說著說著,給我留下了印象,直到十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記得。

留白吸引我的地方,是空間。

人總是喜歡多姿多彩的生活, 又或者懷著不要浪費時間的觀念,把工作及生活的日程堆得滿滿的。總是感覺到時刻都要跟時間競賽,這似乎是整個社會的氣氛及取向,使生活在裡面的成人、學生,以及小童也受影響,更成為生活的一種普遍態度。不要浪費時間的觀念是對的,但若因為這個原因,而把自己弄成工作狂,那便是問題所在。留白,是有意識地選擇放空。我所指的不是甚麼都不想, 漫無目的地發呆,而是有意識地、刻意地保留一些時間及空間,不為自己作任何的規劃。看似有點矛盾, 「刻意保留」其實也包含規劃之意, 不過有時候,這種「刻意保留」是必要的,因為這是給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機會。與自己相處是一門學問,也是智慧的生活,需要學習。因為與自己相處時,碰到的那個自己可能是與自己想像的,或是希望成為的不同。很多時候,我們跟別人交往,會作出我們不願意以某個方式回應對方,正如聖保祿所說:「我所願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卻去作。」(羅七19)。為何最終會作這樣選擇?還是這只是你的反應?若你是有信仰背景,那你又怎樣看你自己的思言行為?這一切一切都需要空間去處理,去消化。我發現,當我願意給自己空間的時候,很多時候會碰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及收獲。

我們有信仰的,「留白」更是作為基督徒的一個重要態度及取向,皆因我們是天主的合作者,而不是規劃者。當然我們也要有規劃的時候,特別當你當上修會長上、團體主席,肩負著天主托給你職務的時候。正如我一開始說,留白吸引我的地方,是空間。空間的重要性,是輔助主體顯出其特色。我雖不是從事藝術或攝影專業,不竟在修會中總會有機會擔任插花、聖堂佈置、攝影紀錄等等。在執行這些職務時,空間距離感便有著莫大的重要。天空的美,不在於有齊星星月亮太陽,而在於其分佈上的和諧而所感受到的。基督徒的生命實在要活出這種內在而彰顯於外的平衡,才能彰顯天主創造的美,試問我們又會如何平衡地規劃我們生活的「黑」與「白」、「動」與「靜」呢?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