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若天】日子險惡
最近北半球、甚至北極圈,都遭受百年難遇的高溫侵襲,全球的氣候和生態系統是否已出現嚴重的衝擊?實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憂慮。不少擁有較多資源和強大經濟力量的國家,似乎只着重粉飾問題或隱藏徵兆,力求保持目前的生產和消耗模式。教宗方濟各在他的通諭《願你受讚頌》中引用巴爾多祿茂宗主教的話:「我們在尋找解決方法案,不能只從科技方面,也要從改變人類着手⋯⋯我們要以犧牲取代消費、以慷慨取代貪婪、以分享取代浪費。我們需要學習給予,而非丟棄;這是一種愛的方式,從我想要什麼,逐漸變成天主的世界需要什麼。那是從恐懼、貪婪、強迫中的一種釋放。」(《願》#9)
我們人各有各自的計劃和抱負,往往可以表裡不一,但是天主知道我們的真相。花、鳥、魚、蟲從來沒有身份危機,也不會問自己為何存在?因為它們的自我滿全照着造物主的意願。我們人的自我滿全是否全按照天主的意願?說到底,即使我們達致成為獨特的這一個或那一個人,本身並沒有任何靈性上的價值,除非我們的獨特符合主的意願。
我們每天或最少每主日,以主的身體作為我們的日用糧,但我們可真成長得愈來愈像主耶穌?祂說:「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若六55—57)我們的心住在哪?我們以甚麼作為生活的依歸?
沒有誰是完完整整、一成不變的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錯綜複雜地由許多不同的人和因素所塑造成。面具、假象、保護罩都沒有轉化的能力。天主是愛,只有注視着主的仁慈而非人的罪,才能為主引領;只有信靠、開放於天主的引領,才能找到存在的真正意義。靠着主的生命力,我們要在信仰中站穩腳步,告別邪惡的思想,學習溫和良善,做主所做的事:「應細心觀察自己怎樣生活;不要像無知的人,卻要像明智的人;應把握時機,因為日子險惡。因此不要作糊塗人,但要曉得什麼是主的旨意。」(弗五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