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的愛
「白白的給予,無條件地接納,時時處處的包容,會否寵壞孩子呢?」
當我們真正明白(Agape利他愛)這是全為對方的真正好處,抱著一種奉獻和犧牲的態度, 追求利他的行動,不計成本地付出,只為造福對方,這份真摰的愛是可遇不可求的!
真正的愛是有建設性的,以尊重和肯定作基礎:尊重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肯定他有潛在無限的能力,要使他發揮人性,善良和正直,並且他必定想對方好,只為對方付出而不計較。
那麼,我們作為他父母師長的,如何實踐這無條件的愛呢?主要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用過分的保護他,要使他有機會,經歷自然而來的挑戰,只在旁支持和鼓勵他克服困難,千萬別為對方遮風擋雨,成長必須經歷一切,我們只要保持著自己的界限(boundary),給予他們良好的榜樣,切忌視他們為自己的所有,而給予他們自由去發展所長。
一位真愛女兒的母親,面對任性的么女, 在會考選科的過程上,只給予提示,由她自己決定,當她向母親說:「我要選修家政時,母親一句也沒有問她長大後做甚麼職業?」只是簡單回答:「女兒,你喜歡便好了,只要是你的興趣, 媽媽支持你。」這是利他愛的表現。只要孩子快樂地成長,將來的成就高低也變得不重要。
有位高中學生,因為成績不如理想,便對母親說:「我不想讀書了,只想參加澳洲工作假期玩一年。」他母親不但沒有怪責他的成績差, 想逃避責任,反而對他說:「我可以聯絡一位移民澳洲的同事照顧你。」最後他沒有往澳洲,並努力留下讀書,終於順利畢業,進入大學,大學畢業後,又與幾位好友背起大背包,一起離開家人,要用一個月到外邊看看世界。對這趟旅行, 他們母親雖然擔心,但最後都支持他們的決定。
「愛」不一定是廿四小時的貼身照顧,給予子女選擇的自由、成長的空間及無限的支持,更是表現愛的方式。
利他的愛,是讓他做能做他的事,或許穿衣、縛鞋帶子比成人慢而不完整,可是這個過程必須等候,他的能力漸漸會做得好,這時更需要包容,它是忍耐的表現。我們只能給予客觀的意見,能決定去實行的是孩子,讓他們能自己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是正面溝通必須的途徑,千萬別以為他們不懂事,就一切為他們出主意,這一來,他們就缺乏選擇的能力,只會一生都倚靠別人為他出主意。
最近,一位初中生,由文法中學要轉入職業中學,母親起初不贊成,幸好能聆聽她的心聲: 「我們單親家庭,吃綜援,媽你太辛苦了,我選擇免費的職業中學,幾年後就學得一技之長, 出來社會工作,與你一起撐起頭家,供弟妹多讀幾年書。」母親聽到女兒如此懂事,心境豁然開朗,便支持女兒的決定。
這份無條件的愛,由親情的蜜所釀成,使人心有所歸屬,更滿載感恩!
•領孩子與幸福相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