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櫻之旅

期數
3890
刊登日期
2018.09.07
作者
關傑棠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9 月 09 日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得主診醫生同意,動右膝關節手術前,跟堂區歌詠團的兄弟姊妹去日本暢遊一個星期。在大阪著陸,遊京都等地,由名古屋回港; 追櫻、賞櫻、尋櫻去⋯⋯到日本旅行要玩得開心, 有個心理因素非常重要,就是首先必須放下國仇家恨這歷史包袱,否則內心會很矛盾不安。坦白說, 值得我們香港人向日本人學習的地方實在很多。我不是甚麼日本通,只是抱玩票心態,跟大家分享一些日本人的生活點滴,值得大家反省借鏡⋯⋯ 

日本女性穿傳統和服固然給人斯文、優雅及艷麗的印象,就是年青一代,是高中生,穿上校服或運動裝,包括男女生,一樣給人整齊及青春可人的感覺,令你感到自己都年青起來。不過叫我最欣賞的倒是日本人對自己職業尊重。以的士司機為例, 他們穿得非常得體,汽車內外清潔如一,給人專業和信心的肯定。連停車指揮交通的朋友也穿得專業,很有風度。反觀我們香港的士司機大佬,有時真令人氣餒,更遑論服務態度了。

食在日本固然與海鮮及白米連在一起,原來這兒食的文化也有一段故事值得分享。有位社會心理學家做了研究分折,比較古代日本與中國食的文化,有如下見解:中國地大物博,算是富裕國, 結果人民食得豪,也食得異常浪費;餐桌上的飯餸一味以大堆頭見稱。日本卻剛剛相反,由於食材不多,他們要花點心思,把餸菜做得美輪美奐,簡約中富藝術感,叫人看見已食指大動。後來日本發達了,成了經濟強國,但一樣保存這種不浪費的美德,值得世人效法。唯一矛盾是,日本的食物包裝太美,太浪費紙張了⋯⋯ 

談到居住問題,香港人更加汗顏。日本和我們一樣地狹人擠,加上有地震危險;所以大城市絕對不能像香港一樣向高空發展,結果城市人一樣遇上樓價高企,租金昂貴的困局。然而,他們有一點比香港人優越,就算住劏房、蝸居,人家一樣明白「室雅何須大」的道理,家家戶戶都執拾得整齊清潔。日本近日有個新興行業,就是教人怎樣布置收拾房子,叫甚麼房屋策劃師的!反觀我們的房子,往往與貨倉無異,有時連睡覺的牀也給佔用,活該! 

行行重行行,日本的公眾地方,不論行人或車道,都部署得井井有條,衛生清潔。去慣日本的香港人,亦已經習慣在街上找不到垃圾箱。自己製造的東西,由自己負責;公民意識多麼優越。看不見綠燈,途人不會亂過馬路。論交通擠塞,東京的銀座,香港的中環可算叮噹碼頭;不過日本司機比香港的更有禮貌和耐性,不會胡亂響號,加添大都會的煩囂。香港人呢?不必說中環,就連主日聖瑪加利大堂的門前車路,司機一樣不給面子耶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