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康會舉行社區日答謝神師方叔華神父
期數
3892
刊登日期
2018.09.21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9 月 23 日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本報訊)扶康會九月七日假香港仔的康復中心舉辦社區日,展出創新服務和共融藝術,並藉此機會向三位創會成員致意,包括新近獲頒特區銅紫荊星章的方叔華神父(G. Bonzi)。
社區日上,扶康會展出服務發展及推動傷健共融的歷程,內容包括共融攝影和藝術作品、「香港最佳老友」運動和「智能貨倉管理系統及餐飲工作」等。
典禮上,大會向三位創會成員王淦基醫生、李百灝先生及神師方叔華神父致意,同時祝賀方神父獲頒勳銜。
方叔華呼籲社會 支持發展小型家舍
宗座外方傳教會方叔華神父於台上發言時感謝各界參與扶康會的服務,促成今天的成果,他亦呼籲當局支持他們「推動『關愛家庭』小型家舍,使智障人士活出生命的色彩和尊嚴」。方神父又祝願眾人「以愛攜手建立一個關懷共融的多元社會」。
方神父活動上對本報說,「得到此榮譽非個人功勞,而是社會肯定扶康會過去的工作」。創立扶康會小型家舍「扶康家庭」的方神父說,他很高興可以跟家庭成員分享這份喜樂。
主禮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致辭時「感謝方神父過去為殘疾人士的工作,為社會帶來重要貢獻」。
扶康會當天致謝的另一創會成員李百灝對本報說,這份服務旨在實踐愛德,同時延續已故宗座外方傳教會達碑立神父(E. Tapella)服務智障人士的工作。現為該會董事局成員的李百灝亦推動有關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復者及自閉症人士的服務,他指社會的接納程度仍有進步空間,故此他期望能繼續推動傷健共融。
談到扶康會的發展,該會總幹事陸慧妍活動上對本報說,他們四十一年來不斷推動創新的復康服務,並因應社會變遷及復康人士需要予以更新;她又指會方正籌備??把服務擴展到南京。
對於政府進行「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檢討及公眾諮詢,陸慧妍指扶康會已向當局提交建議,當中「希望政府把小型家舍納入政策,以縮短輪候服務人士的輪候時間」。(游)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