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重塑主教會議
期數
3894
刊登日期
2018.10.05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0 月 07 日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天亞社編譯)於九月十八日發布的宗座憲令《主教共融》,遠遠不只是對世界主教會議作一次更新。會議於一九六五年由教宗保祿六世所創立,教宗方濟各已把它轉換成教會傳教改革的其中一件工具。
本質上,這份銘刻在大理石上的文件,其革新源自於二○一四與一五年論及家庭的世界主教會議的經驗, 並為即將召開的論及青年人的世界主教會議作準備。
但它也對賦予世界主教會議在更大的範圍內作決策進行了更新。
顯然, 世界主教會議是保留給「主教們的」。但是,就像教宗方濟各所提及的,後者(主教們)需要欣賞如何讓自己處於一個位置上,以便去「聆聽基督通過全體子民所發出的聲音」。
此外,世界主教會議需要為這樣的聆聽「成為一個享有特恩的工具」。
與論及家庭的世界主教會議的進程一致,《主教共融》規定,每次集會前都要「與天主的子民協商」, 特別要通過教區以及宗教機構,而且也要通過教友協會(這是新的)來諮詢。
最後,再次借鑒論及家庭的兩次集會的經驗教訓, 並重啟一九八三年由馬蒂尼樞機(Carlo Maria Martini) 所推出但從沒有實施的一個想法,教宗方濟各將允許同一個集會在一段時間的間隔內舉行幾次會期。
教宗方濟各的新使徒體制的主要目的,是更清晰地表達出在教宗首席權與主教集體領導之間的關係。
世界主教會議將不會再像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領導下所舉行的大會,那時主教們在最終投票表決之前, 把自己對所列出的一系列建議的處置措施傳送給一個被動的集會,教宗借鑒這些建議,制定一份宗座勸諭。
•來源:《十字架報國際版》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