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信靠歷史的主宰

期數
3894
刊登日期
2018.10.05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0 月 07 日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梵蒂岡與中國在九月廿二日就中國教會的主教任命簽署臨時協議。

可是,過去一段時間,中國教會卻處於激蕩不安之中。根據新聞報導,許多教堂被拆毀、兒童被禁止進入教堂、政府高層官員重申中國的宗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支配」。北京一直加強控制宗教,而且近來草擬了規條,禁止外國人使用互聯網傳教和推廣宗教。

外界對中梵這臨時協議有不少批評,教會內亦然,認為目前不應與北京簽署協議。香港主教楊鳴章則回應,現在下定論是言之尚早,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這個協議是好還是壞。他本人亦不知協議內容, 但他懷著信德的表示:「天主是人類歷史的主宰,我們要信任祂!」

澳門主教李斌生則希望「此臨時協議能夠真正實行出來」,貢獻和造福中國社會及教會的慈善、牧靈、社會服務及教育工作等,為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而努力。

面對教會內的不同聲音,教會亦能正面對待且加以討論。至於香港,市民亦習慣表達不同意見,在云云言論中, 互相參詳;反之,若不能接受不同意見,這才是香港之弊。

面對不同的聲音,教宗方濟各邀請眾人對天主的工程懷有更大的信心:「作為伯多祿的繼承人,我想在這信仰中堅定你們(參閱路22,32):在亞巴郎的信德內,在童貞瑪利亞的信德內,在你們所接受的信仰內,邀請你們對歷史的主宰者和對教會針對祂的旨意所完成的分辨總是抱以更大的信心。讓我們呼求聖神的恩賜,以便光照我們的思想並溫暖我們的心,也幫助我們明瞭祂要領我們到何處,克服難免的迷失時刻,並且有力量果斷地繼續在我們面前所展開的道路上前行。」(《教宗方濟各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3) 

自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以來,教廷一直致力於與中國加強聯繫;若望保祿曾經成功應對波蘭和俄羅斯的共產政權。可是,同樣的方式不能在中國複製。本篤十六世繼續努力實現這個目標。九年後的今天,中梵雙方建立了里程碑。

不少人會問:「現在是否適當時機?」或許,教宗方濟各早前在另一場合的話,為這問題也有啟迪。當時路透社記者問教宗有關中梵對話的事,教宗說:有人說這是中國的日子,其實,這也是天主的日子。

或許,為好些人而言,心仍有疑問。那我們便更要藉此十月玫瑰月,一起在聖母前祈禱,瑪利亞、進教之佑,祈請為中國廣賜遐福與和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