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富貴少年的盲點

期數
3895
刊登日期
2018.10.12
作者
梁偉才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0 月 14 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作甚麼?」「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跟隨我。」(參考谷十13-22) 

多麼有意思,有深度的問題,加上一個清晰、簡潔的指示,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富貴少年與耶穌相遇的事件。可惜,事與願違,提問的青年最終帶著憂愁離開了,並沒有結出預期的美果。

依照福音作者的描述,這位青年家境不俗, 可以自己管理錢財,而且自幼已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認識梅瑟法律書,並且也會按照所學的法律、規矩去生活。我們可以推想,他是一個溫馴受教、體魄良好、主動好學、聽命守法的青年。耶穌見到他,不需要冗長的傾談交流,已肯定了他的長處。耶穌定睛看他,喜愛他,明白他的渴求,便直截了當地回答了他的提問。

是甚麼使這青年卻步,聽完這答覆,憂鬱地走了?也許我們會斷言說:由於他喜愛財物勝於天主,因此,他不願放棄財物。不過,若我們細心想想,造物主不是給予世人財物去享用嗎?若祂給予我們財物,而又要求我們不要擁有、使用財物,我們怎能做到? 

的確,這青年能夠自幼認識及遵守法律本來已不得了,耶穌指出他只欠一事:「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就是指正他,不要為守法律而守法律,而是要為愛人而去實踐法律,即耶穌一向的教導:以愛主愛人的金科玉律去生活。天主並非要求我們單單把財物棄置,而是要我們有智慧地善用所擁有的錢財去幫助其他人,關心他人的需要,這是耶穌給予的新啟示。

富貴少年一向認為自己已十全九美,但從未想過原來守法律最終是為他人的好處。他所面對的已非錢財與天主之間的抉擇,而是更深層次的信念:為守法而守法與為愛而守法的動機問題。耶穌的答覆,一矢中的,指出了富貴少年的盲點,只可惜,少年未能接受,帶著憂愁,放棄初衷,走了。

今日的青年及青少年,生活環境較以往安定,物質生活也較富裕,不過,一如富貴少年, 他們壓根兒也會思考永生的問題,追問如何可以承受永生。我們如何協助他們解開他們的迷思及盲點?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