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講授國際大會 內容簡報與牧民反思

期數
3895
刊登日期
2018.10.12
作者
林康政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0 月 14 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由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教理講授國際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atechesis),於九月二十日在梵蒂岡的保祿六世會議廳舉行,廿三日於聖伯多祿大殿以主日感恩彌撒結束。與會者來自五十個國家,共一千五百位教區機構的培育工作者及傳道員代表,當中法國、南美、西班牙、菲律賓出席者居多,而華語團體的出席代表有來自中國大陸、澳門及新加坡,本人則以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講師身份參加。

是次大會主題是「傳道員是奧跡的見證人」,內容圍繞《天主教教理》(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一開始由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總主教(Rino Fisichella)作主題講解,指出傳道員就是以教理講授和聖事禮儀,陪同入門培育的兒童和成人,見證基督徒的逾越奧跡, 由此為三天大會的五個專題講座,揭開序幕: (1)羅馬聖安瑟謨本篤會寶霖院牧(Gregory J. Poland),以聖洗聖事禮儀及彌撒感恩經文為例,展示教父時代的禮儀教理講授,結合聖經、教理、聖事和牧民,以說明教理1124號中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律(Lex Credendi)需不斷表達和孕育於禮儀祈禱律(Lex Orandi)。(2)意大利巴里總主教加古之(Francesco Cacucci),以若望福音三章五節「由水和聖神而重生,進入天國」解說教宗方濟各的「釋奧教理」(Mystagoical Catechesis),並從《教理》1074-1075號闡述《基督徒成人入門聖事禮典》(禮典)於復活期主日進行釋奧期培育之做法,又以本篤十六世《愛德的聖事》宗座勸諭64-65號來說明感恩聖事的釋奧,藉團體禮儀及環境薰陶對教友融入教會生活之重要。(3)奧地利維也納的天主教大學神學系講師史樂時(Marianne Schlosser) 引用聖保祿的格林多與厄弗所書信,結合《教理》卷一和卷二,說明基督奧跡的宣信和慶祝緊密相連,並指出梵二《禮儀憲章》有關聖事標記賦予聖神的聖化恩寵與團體共融之精神。(4)羅馬教區大學教育與文化部主任朗拿多蒙席(Andrea Lonardo), 指出入門培育的「宣信教理」(Ker yma t i c Catechesis) ,不該只限於福音前導或慕道前期中初步宣講基督,更是每個教理課題該當宣布的天國喜訊,以基督死而復活為核心。這培育方向有助兒童及父母從生活經驗中發現信仰幅度和福音喜樂,避免把信仰教條化。(5)貝尼爾(Claire Bernier)以法國安的列斯教區培育的主教代表身份,分享在新福傳使命下的成人慕道期理念與教學經驗。就這環節中,本人有幸作公開提問:面對福音新傳的信仰挑戰,比方社交媒體,宗教冷感及相對倫理等社會趨勢,教會團體如何幫助慕道者達致《禮典》19號的四項培育目標:(1)接受按真理系統的教理講授(2)參與團體合適的禮儀(3)活出基督徒的信仰皈依(4)學習使徒生活的見證? 

為回應以上五個專題,大會安排團體聖言誦讀及福傳音樂演唱, 更於宗座拉脫朗大學由專員帶領按英、法、意、葡及西班牙文的分組討論,主題包括「釋奧期作為基督奧蹟的體驗」、「生命故事與象徵語言」、「藉禮儀和教理活現救恩史」、「禮儀憲章106號主日是禮儀年的基礎與核心」、「實踐望德以宣信永生」。大會更邀請了意大利塔蘭托總主教、西班牙馬略卡主教及波蘭道明會學者,組成三人圓桌會議,探討熱心敬禮與福傳。

教宗方濟各因訪問波羅的海三國,無法蒞臨會場,卻藉錄影直播作致辭。他提醒傳道員被召是為見證基督復活的生命(Being),而非負擔工作(Doing)。傳道員作為基督奧跡的見證人, 先要以禮儀和聖事生活去體現信仰生命,才能在教會內為天主聖言服務。這宣道職務不是為貫輸教義或給予訓導,而是藉信仰生活經驗去通傳信仰內容,引領人與主相遇。在這宗教冷漠的社會環境下,「宣信教理」適宜導引外教人走進信仰培育的入門旅程,並繼續以「釋奧教理」來強化受洗後的天主子女,活出死而復活的奧跡而成為基督逾越的見證人,如同撒瑪黎雅婦人與主相遇後,其皈依生活也能感染鄰人。聖體聖事滋養天主子女活於基督奧體的教會內,被聖神派遣走向世界作傳教使徒,與人友愛團結和彼此寬恕,體驗生命之美。

華語教會牧民反思

綜觀是次第二屆教理講授國際大會的內容,這裡就各華語地方教會作出六點牧民反思: 

1. 繼2013年第一屆大會回應信德年探討《教理》卷一的基督徒信仰宣認,今次各講題都以聖經及《教理》卷二作為參照。這樣,傳道員講授聖事時又如何結合聖經、教理和禮儀? 

2. 信仰律和禮儀律促成基督徒的皈依,並流溢出天主子女的生活律(Lex Vivendi)。堂區慕道課程如何培育出慕道者的信仰認知、禮儀祈禱和生活皈依?傳授一套有系統而完整的信仰內容(Fides Quae)如何孕育出天主子女的信德生活與實踐(Fides Qua)? 

3. 教宗方濟各於《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163-166 號指出,福音新傳要求宣信與釋奧的教理講授雙管齊下。如何善用學校的宗教教育實行宣信教理作福音播種,而非只以文化和人格教育為目標,淡化其福音新傳的角色?在進入慕道前,堂區如何提供宣信活動或福傳園地,吸引外教人進來接觸信仰和體味福音呢?教區和堂區又如何以釋奧教理,支援入教後的教友在家庭、工作和社會中作傳教使徒,而非讓教友忙碌於知性培育和教會服務呢? 

4. 札根於生命故事與經驗的宣信教理,以及體味聖事標記與恩寵的釋奧教理,正是活現《福音的喜樂》167號所指「美麗之道」教學法。過往教理內容只著重理性認知的「真」與倫理道德的「善」,今天我們如何應用科技與藝術,善用網絡圖像,甚至借用易於流溢於人類生命與情感的民間敬禮,把地方文化表達融合於基督徒信仰,以顯明「美」的教理方向? 

5. 傳道員先要藉著聖洗和聖體聖事,進入並體味基督的生命,方能以其一生不斷的皈依生活, 闡釋和見證基督死而復活的逾越奧跡。現時的堂區傳道員如何能在信仰團體中深化自己與主相遇的靈性經驗,活出福音的喜樂,再而為基督的奧跡作由心而發的有力宣講和見證? 

6. 普世教會的教理講授工作自二○一三年一月, 正式由聖職部轉移給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負責。可見,教理講授的職務不只是屬於主教和司鐸的首要牧民工作,如今更要求他們聯同整個教會團體,配合新時代,以新方式演繹教理,作福音宣講,以傳遞信仰。教區組織和堂區教友們如何統籌團體的教理講授,上下一心,共同參與,互為銜接,並藉聖言宣講、禮儀祈禱和關愛行動,締造具備信仰氛圍的環境,發揮宣信和釋奧教理之果效? 

是次大會結束前,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已預告二○二一年的第三屆教理大會之主題,將圍繞卷三「在基督內生活」對基督徒倫理之探討。期待日後各地的華語教會有更多教理同路人,一起參與大會,並為這宣道職務共同努力,同行互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