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加強家校合作 關注學生的情緒壓力

刊登日期
2018.10.26

(本報訊)關注本港的自殺問題,香港明愛等三間社福機構設立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為兒童及青年提供廿四小時服務;有教育心理學家指出,正向思維有助加強學生抗逆力。

教區教育心理學家區美蓮十月十日對本報說,近年有高小學生出現焦慮與抑鬱徵狀,好些與面對升學相關,她認為校方與家長多向學童灌輸正向心理,校內發展朋輩支援也有助學童懂得與他人分憂,「當學童懂得發掘自身優點及強項,便有能力面對逆境。」

區美蓮指出父母的身教影響子女的行為,她說:「曾有個案指學生作息不定時, 並過度玩手機而欠交功課,當面見學生家長時發現,父母也頻頻用手機。」她又指出不少面對情緒困擾或出現行為問題的學生,其家庭背景出現兩極化現象:父母管教子女過嚴;父母對子女自由放任,疏於管教。

她認為,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家校合作均有助孩子成長,容易察覺學童面對的情緒壓力,及時作出適當支援。

另外,香港明愛、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小童群益會共同營運的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為十一至三十五歲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情緒支援服務的網上平台,鼓勵青年借助文字抒發感受。(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