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會議青年觀察員 與神長朝聖 同更新信仰

期數
3898
刊登日期
2018.11.02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1 月 04 日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綜合梵蒂岡新聞╱天美社訊)參與世界主教會議的青年與神長十月廿五日通過法蘭契傑納(Francigena) 路線到聖伯多祿墓穴朝聖。而整個主教會議期間,青年一直積極參與其中。

該朝聖由聖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籌辦,教宗在活動上勉勵眾人在伯多祿的墓前更新自己的信仰宣認,「在這裡,伯多祿宗徒以生命的見證宣認他對死而復活的主耶穌的信仰」。

朝聖結束後, 主教會議秘書長巴爾迪塞里樞機(Lorenzo Baldisseri)主持彌撒,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總主教(Rino Fisichella)在講道中,祈願伯多祿的信仰宣認,能成為眾人信仰宣認,把眾人的生命獻給主耶穌。

他說: 「這是殉道的恩典:沒有人要奪走我的生命,這是我自願獻出的。伯多祿在這裡成就了他的聖召。」

來自各地的青年參與這次主教會議,其中約五十位青年觀察員於會上發言。十月廿四日的會議上,教宗贈送給所有青年觀察員一本《D o c a t:天主教社會訓導》。教宗早前稱此書為基督徒青年投身於社會事務的指南。

中國修女觀察員:當幫助青年辨別

此外,來自中國內地的青年觀察員程修女(Teresina Cheng)接受梵蒂岡新聞網訪問時,籲請長輩陪伴青年, 惟毋須「包辦」一切;青年也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對自己負責」。

修女認為,本屆會議無論對青年或長輩而言,都是個反省機會,工作文件中最打動她的部份是「陪伴」, 這為中國青年也是一大課題,因為在中國的青年急需父母、長輩、神父修女的陪伴和關愛,需要他們「真正了解並幫助青年的靈性生命」。

她指青年也要「在分辨過程中學會面對誘惑,找到信賴的人來幫助自己」。

談到主教會議的最後文件,來自太平洋薩摩亞的青年觀察員塞帕蒂(Joseph Sapati Moeono-Kolio)於十月廿三日的主教會議記者會上說,會議的發言與小組討論機會, 彰顯了各地的聲音,讓最後文件回應普世的處境,而非只集中於歐洲。

塞帕蒂亦於十月十一日於主教會議上發言,他指青年教會領袖能當真正的父親,而非偽善的人,他談到區內的性侵犯及腐敗問題, 稱教會應展示正義與慈悲。

另一青年觀察員、來自菲律賓的傳道員妮科爾(Nichole A. Perz)呼籲眾人反思,信徒如何透過青年牧民去安慰那些面對重大困難的人。

她指不少青年面對家庭瓦解和貧窮等問題,這令她想到青年要先成為世界的光去照亮他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