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她們的故事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四日,韓國的金學順女士挺身控訴日本政府於二次大戰時的性暴力罪行,將慰安婦的悲慘遭遇公諸於世。接著,「慰安婦暨挺身隊受害者申訴專線」在首爾與釜山相繼成立,不到三個月,釜山的專線接到八人的申訴,其中四人參與了知名的「關釜裁判」。
一九九○ 年代後期, 東南亞共十一個國家向日本政府提出「慰安婦」受害者訴訟, 其中「關釜裁判」是唯一一樁取得部份勝訴、並獲得國家賠償的官司。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八年期間,三名韓國慰安婦受害者聯同七名「勞動挺身隊」受害者組成十人原告團,向日本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日本政府公開道歉和賠償。在這六年間,十名原告多次往返日韓兩地,對年事已高的她們來說,是相當吃力的事,但更令她們難堪的,是要在多達二十次聽證會上揭開隱藏內心深處的傷疤。
一九九八年四月廿七日,日本地方法庭宣告審判結果,法庭承認「從軍慰安婦」制度是對女性、種族的徹底歧視,踐踏民族尊嚴並侵害基本人權,政府需向三名慰安婦受害人各支付三十萬日圓撫卹金,卻未認可提出公開道歉的訴求,並駁回七名「勞動挺身隊」受害者據此提起的訴訟。日本政府隨即對此一審的判決結果提出上訴,並在二○○三年被最高法院推翻原判決。
一九三二年上海事變後,日本軍隊強姦中國婦女的事件不斷發生,日本皇軍為維持軍紀,避免士兵繼續強姦婦女及性病蔓延,下令在亞洲各戰區制度化地設置「慰安所」,日本軍部認為,如此才不致影響日軍的戰鬥力。慰安所設立地點遍布於中國、香港、菲律賓、馬來亞、爪哇、緬甸、新加坡等地。慰安婦的來源則包括來自日本、韓國、台灣、中國、菲律賓、印尼及荷蘭等地女性。
有倖存的慰安婦表示, 她們在「慰安所」一天要接待二十到三十名日軍,否則不准吃飯、休息。日以繼夜不斷提供性服務,性病、墮胎及流產,都對她們造成心理和生理嚴重傷害。日本戰敗後,大多數慰安婦都被就地殺害,即使倖免於難,卻淪落異鄉,能夠活著回到家鄉者少之又少。
慰安婦真的離香港很遠?關注團體指本港「賣豬仔」問題相當嚴重。例如有一名來自俄羅斯南部小村莊的女生,被騙說香港某大品牌正招聘懂俄語銷售員,可以提供豐厚報酬,但抵港翌日即被取去旅遊證件,人口販子並以需要代她支付交通開支為由, 迫令她提供性服務「還債」,否則便會毒打她。美國國務院早前發表《二○一八年販運人口報告》,香港連續第三年被列入「二級觀察名單」,與伊拉克、危地馬拉等國同級。報告形容香港是販賣人口目的地和中轉站。香港現時的法律並無直接將各種形式的人口販運刑事化,政府須積極考慮全面立法,才能保障基本人權。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