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委會舉辦祈禱會 關注滯港難民處境

期數
3899
刊登日期
2018.11.09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1 月 11 日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本報訊)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十月二十五日假尖沙咀柏麗大道舉辦祈禱會,祈求市民多接納難民和移民。

祈禱會以「收留旅人」為主題,除關心無家者或被迫離開家園的人,正委會指本港的「旅人」還有滯港難民與免遣返保護聲請者等。

分享嘉賓、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伍鳳嫦說,社會誤解留港的難民與免遣返保護聲請者,以為他們希望來港定居,其實大部份人是因人身安全才離開家鄉,當中包括不少婦嬬。

基督徒伍鳳嫦質疑港府不接納因逃離人口販賣的聲請者,只接納以政治迫害或種族歧視的理由,才可免遣返。

人口販賣受害者 申請庇護遭遇困難

伍鳳嫦與社會人士成立「香港尋求庇護者及難民協會」,援助有需要人士。她說,聲請者不能在港工作,只依靠當局津貼,但不足以應付租金及生活費用。她呼籲基督信徒關懷這群弱小者,協助消除社會對他們的誤解。

另一嘉賓、「愛心願望樹慈善基金會」幹事岑子揚分享與教徒探訪難民的經驗。他說難民及聲請者期待別人探訪、關懷他們,讓他們保持希望。

天主教徒岑子揚說,留港難民不能工作,要接受援助,當中有高學歷人士。他憶述一個由斯里蘭卡逃到香港的難民家庭,三人因政治理由出走,滯港四年;教徒只能每日為他們祈禱,「兩年後奇跡出現,他們獲安排到美國定居」。他建議教徒每月最少為難民獻上一次祈禱。

祈禱環節,參加者為難民、移居者、滯留本港的難民兒童祈禱;同時特別為中國教會祈禱,包括被關押廿一年仍音訊全無的河北保定教區蘇志民主教祈禱。(游)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