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病

期數
3900
刊登日期
2018.11.16
作者
陳倩盈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1 月 18 日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要留在發展中國家服務兩年以上,教友傳教士少不免要面對染上當地風土病的風險; 我在柬埔寨服務時曾發現體內有亞米巴變形蟲,而在肯雅服務時曾染上虐疾。

二○ ○ 九年在內羅畢(Nairobi)染上虐疾,當年, 我對此病缺乏認識, 患病初時,誤以為是感冒發燒,只服用隨身的成藥,所以,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最慘的是吃甚麼都會吐出來,連喝一口水,亦會將黃膽水也吐出來,捱到了第四天, 終於要向管理宿舍的修女求助,修女送我去診所,醫生檢視病況,便即時抽血檢查,確診是虐疾後,便給我處方開藥,三天早午晚三次的藥分, 我服用第一天的第二次時,病情已好轉,可以進食了;當我精神稍振,細心一看藥物的包裝,原來是中國製造,含青蒿素的抗虐疾藥,打從那一刻起,便對屠呦呦老師敬佩萬分,二○一五年, 她獲頒發諾貝爾醫學獎,以表揚她成功研發含青蒿素的抗虐疾藥,的確是實至名歸! 

二○○三年在柬埔寨服務時,出現腹痛病況,經檢查後,發現體內有亞米巴變形蟲,當時服務於仁愛會的愛滋病之家,修女便給我處方藥物,但此藥的副作用甚強,還記得躺在床上,差點與體內亞米巴同歸於盡的情況,自此以後,我對飲食倍加注意。唉!想不到,今年重返肯尼雅,又發現體內有亞米巴變形蟲。

十月初出現腹痛病況,確診體內有亞米巴變形蟲後, 便到藥房購買藥物,是五天早午晚三次,共十五顆粒的藥分,開始服藥的第二天,便出現頭痛作嘔的副作用,非常難受,幸得肯尼亞同事提醒,要盡量多進食,以增加身體抗衡藥性的能量,所以,我便選購會引起食慾的食物,堅持三餐進食,當把最後一顆藥粒吞服後, 心中不禁說「完成了」! 

發展中國家的風土病雖然可怕,但我相信只要診治及時,盡早服食有效藥物,並不會致命的;可是在肯尼雅,對住在偏遠荒漠,衛生及醫療設施貧乏地區,糧食短缺的居民,及存活於Nairobi 各大小貧民區,一日一餐亦不繼,只靠pain killer藥粒醫治百病的住戶,風土病仍然是一道催命符! 

•雙城記系列之二十
•作者為天主教教友傳信會傳教士╱現於肯雅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