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平安
主日,習慣到不同聖堂參與彌撒,曾在一聖堂的歌詠班中,被一對年長的夫婦吸引。丈夫行動不穩健,看來是腦退化症,需太太攙扶, 甚至坐立,太太都非常細心地照顧。她拿著歌本與丈夫一同看,一面唱一面指著字句給丈夫,非常投入。太太的安祥、自在吸引了我。偶爾一次彌撒後碰到他們,很自然地與他們打招呼,並向那女士道出我的心聲:「很欣賞你對他用心的照顧!」她望著我,微笑溫柔地:「呀!這是我該做的事!」她自然的態度懾服了我。
從而想起為福音受盡勞苦的保祿曾說︰「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喜樂! ⋯⋯你們甚麼不要掛慮,⋯⋯這樣,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必要在基督耶穌內固守你們的心思念慮。」(斐四4–7)這段話,對這女士實在很貼切,怪不得她整個人都活在平安之中,令人敬佩。
聯想到修道數十年的自己,面對著這位女士,實在汗顏。前些時日,口腔紅腫疼痛,面部漲紅,很難受。在醫生高明的診斷下,很快就找出病因——生蛇,隨即為我開特效藥,並鄭重囑咐我要小心注意會否影響眼睛,因嚴重的會失明。因著醫生的叮嚀,我竟陷入憂慮中,坐立不安。豈料蛇還未捉實,跟著大感冒,發燒,整個人無力,像散了一樣,體弱使我情緒低落,內心很大的掙扎。雖然不斷提醒自己:「要信賴上主,將一切交托給祂,祂會照顧。」但真的經驗到談何容易,深深體驗自己信德的不足。
好不容易完成西醫的診治,轉看中醫調理。中醫的診所是平民化,以濟世為懷,所以診所內有十多位醫生,讓病者選擇。通常我見的是那位來自國內的女醫師,擠滿整個候診室差不多都是她的病人,每次要等上一個多小時;在她隔隣診室是一位年紀老邁,八十多歲的長者醫師,在他診室牆上掛滿了以往病者的感謝旗。在我長時間的等候中,除了一位病人見過他外,再沒有別的,他獨個兒坐在那裡靜靜地等候。
正為這年邁醫師的光坐有點難過之際,突然從他的診室傳來陣陣輕柔調子的歌聲,定睛一看,原來是老醫師輕鬆地吭著歌,神態自若, 一點倦意也沒有。對他的安祥,自得其樂,不瞻前,不顧後,順其自然,只活在現時一刻的表現,令我敬佩不已,怪不得他能活得那麼自如平安。
從這年邁的醫師和前面所講的年長夫婦,深深影響了我,給我啟示良多,主啊!感謝祢。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