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共融合一的團體

期數
3906
刊登日期
2018.12.28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2 月 30 日 聖家節

我在一九七三年晉鐸,至今已四十五年了。我在十二歲時進入聖神修院就讀,在群體生活中成長,但在我廿四歲晉鐸時,只有我一人加入鐸職,當時我以為再沒有群體生活了,所以感到有點孤單。感恩當時在天主的帶領下,我積極參與鐸兄們的聚會,大家一起分享生活、共同靈修,「在愛德中彼此擔待,盡力以和平的聯繫,保持心神的合一。」(弗四2-3),這使我的鐸職生涯豐富而活潑,因此,我對團體內的共融合一精神尤其珍惜。

教友之間的共融

我們信仰中的共融合一精神有多方面的層面,最基本的是我們教友間的共融。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第99節說:「我特別要求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向世界顯示出輝煌及具有吸引力的見證,基督徒可在團體中活出友愛的共融,讓所有人羨慕你們如何互相關心、怎樣彼此鼓勵和陪伴:『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以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十三35)這是耶穌向天父的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在我們內,⋯⋯為叫世界相信。』(若十七21)」。

在教會的團體裡,我們以弟兄姊妹相稱、以耶穌基督的愛為生活中心,共融合一精神是重要的福傳見證!在團體內的侍奉中,大家會有不同的意見,但若走向對立,甚至離開團體,便會如葡萄樹的枝條離開樹幹,必會枯乾、死亡,「誰若不住在我內,便彷彿枝條,丟在外面而枯乾了,人便把它拾起來,投入火中焚燒。」(若十五6),因此,在團體內我們要學習包容、體諒,以謙遜的態度,不計較個人得失、地位、貧富,作天主的工具去服務他人。「你們應該彼此熱切相愛,因為愛德遮蓋許多罪過;要彼此款待,而不出怨言。」(伯前四8-9)。教友們若團結一致,我們傳播福音的力量會是無比強大。

堂區、總鐸區之間的共融

教區內的共融合一精神,也體現在各總鐸區、堂區之間的合作。香港天主教教區共有八個總鐸區,分別統籌全港五十三個堂區,四十所教堂及三十二所小堂。在這個架構下,教區的主教代表、分區神父等定期開會、匯報、統籌整個教區的路向、活動安排等,我們之間的合作、協調尤其重要。自二○○五年本人作為教友總會的指導司鐸,這十三年來我們也肩負持續培育教友的責任。這一切都有賴大家的共融、合作精神,才能有效地在地上拓展天國的事業。作為教友,除了在個人信仰、靈修上不斷更生、淨化外,大家也應留意及關心普世教會及香港教區的動態,積極參與及推動堂區、總鐸區之間的福傳工作。我們每人都是基督奧體的一個肢體,「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離了我,你們甚麼也不能作。」(若十五5)

與天上的諸聖共融

無論教區的架構如何完備,這都是「人」作的事。要推動教會的工作,特別是福傳的工作,聖神的推動、聖母的轉禱、聖人的助佑,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常惦記初心:「為甚麼要加入教會?」,更要讓心火不斷燃燒,讓聖神進駐內心、以聖母及諸聖作榜樣並轉求,把共融合一的精神由地上延展到天上。

結語

團結、共融、合一,這都是教會長久以來對教友推動的,大家可曾作深切的反省呢?我們每日念經、祈禱、讀經、靈修,有否只專注個人生活而忽略了團體的精神呢?初期教會的會眾「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宗二46)這是否也是大家心中對教會團體的願景呢?讓我們的心融合起來,一同邁向進入天國的目標。

教友總會供稿╱ 教友總會現任指導司鐸劉德光神父撰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