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天國浮雲
常年期第三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厄下八 2﹣4, 5﹣-6, 8-10 ∣ 答唱:詠 19 ∣ 讀經二:格前十二 12﹣30 ∣ 福音:路一 1﹣4, 四14﹣21
喜悅, 像一隻雪白的天鵝, 在寒風中振翅高飛, 末入雲端, 為三個多月的美加研究之旅,留下翩然回憶。
從多倫多彼亞信機場候機室外望,運載行李的接駁車往來穿梭,地勤人員正忙碌準備,班機稍後啟程回港。
在多倫多兩個幾月內,與兩組共二十位教友,每周作面談,收集資料,作個案研究之用。期間,彼此建立了深厚的主內情誼。友誼,像《高園》的湖水,天光雲影,深沉憩靜。恩典,像海鷗的指爪,輕觸湖面浮冰,蓋上指印。
安大略湖的嫵媚,洛磯山脈的豪雄, 陰陽二重奏,演繹天籟。安息年羈旅匆匆,讓我想起主耶穌的宣講旅程。
主耶穌在已立之年,周遊加里肋亞和猶大,宣講天國。及後,主回到故鄉納匝肋,在安息日進入會堂,敬拜天父。
會眾給他遞上依撒意先知書, 耶穌選了一段即席朗讀:「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祂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因為他的宣講和所行的奇蹟, 已傳遍加里肋亞,誦讀完畢,眾人都以期待的目光注視耶穌,渴望聆聽他的訓誨。主的宣講,簡而有力:「你們剛才所聆聽的經文,今天應驗了。」
先知所以為先知,不在其宣講是否動聽,而在其能否實現。依撒意亞先知以第一人稱,自述受召為上主的僕人,向人民宣布天主的愛和憐憫。主耶穌卻將依撒意亞先知的話,貼於自己身上,等同間接宣布,先知的預言,在他身上實現。既然如此,他不單是先知中的一位,而是眾先知所預言的默西亞。法律和先知都指向他, 他是法律和先知的圓滿實現。他就是默西亞。
按馬爾谷福音第一章的記載,耶穌宣講的首要重點,就是天國:「時期已滿, 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何謂天國?天國就是天主主權統治的領域,不單在天上,同時實現於人間。活在天國的人,得到主賜的自由,不受任何不應有而有的綑綁。例如,疾病是身體失序所致,並非人應有的狀況。主耶穌治病,就是將人從疾病的綑綁中釋放,讓人重獲天國的自由。又例如附魔,並非人應有的情況,而是受魔鬼控制的後果。主耶穌驅魔,便是將人從魔鬼的控制下釋放出來,使人重獲天國的自由。復生拉匝碌, 是以象徵性的行動,將人從死亡的束縛中釋放,使人明白耶穌是掌管生死的救主。死亡,並非人的必然歸宿。永生,才是天主的終極恩賜。
耶穌以言語宣講天國, 同時以行動(奇蹟)證明天國真實臨現:治病、驅魔、死人復生、五餅二魚飽餐過萬群眾等。奇蹟證實宣講為真,言語解釋奇蹟的意義。從語言到行動,一氣呵成,讓人確認天國已經來臨,無可置疑。
主耶穌也藉言語和行動,向人發出邀請:此刻便要自由抉擇,是否接受天國。如果人藉信、望、愛,自由接受天國,便能與主永恆結合,成為天父的兒女。反之,便與主無分,須面對與主割斷的永恆怖慄。天國的抉擇,就在此刻。
航機窗外,是極帶的雪白浮雲。雲層下,哈薩遜灣的片片浮冰,極風中互相敲擊,輕奏清脆音韻。天邊,恍惚看見一群小天使在飛翔⋯⋯
天國浮雲 黃錦文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