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職部長談司鐸兒女 強調以孩子益處為先

期數
3919
刊登日期
2019.03.29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3 月 31 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梵蒂岡新聞訊)長久以來,「司鐸的親生兒女」向來是個禁忌話題,往往造成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父親、不認識父親、無法認祖歸宗;這於過去格外嚴重。然而,這不同於二月梵蒂岡應對的問題,即兒童受到的侵犯。

身為愛爾蘭天主教司鐸兒子的心理治療師多伊爾(Vincent Doyle)早前前往羅馬。他是「國際應對」協會(Coping International) 的創始人,該協會旨在捍衛世界各地天主教司鐸親生兒女的權益。多伊爾希望協助「因婦女與司鐸的結合而誕生的許多人走出隱姓埋名的生活」,並在心理上提供支持。

多伊爾早前接受多家媒體的採訪,談及聖座聖職部在處理這種案件上的一份既有內部文件,稱之為「秘密」, 但實則多伊爾二○ 一七年得知這份內部指南, 而聖座新聞室臨時主任吉索蒂確認這份內部指南的存在,以及關於保護孩子的通用準則。為此,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採訪聖座聖職部部長斯泰拉樞機(Beniamino Stella),請樞機解釋針對拉丁禮司鐸生兒育女案件的指南。

托爾涅利:在司鐸生兒育女的案件方面,哪些是決策過程中依循的準則呢? 

斯泰拉樞機:聖座聖職部自從胡默斯樞機擔任部長的時代,便遵循一套行事慣例;十多年前,胡默斯樞機首先懇請時任教宗本篤十六世關心四十歲以下生兒育女的司鐸,提議授予他們豁免(鐸職),不必按照當時的法規等到年滿四十歲。這項決策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兒女的益處,也就是孩子擁有父母在身邊的權利。教宗方濟各也曾在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時,表達過這思想;這話題是在與猶太經師什科爾卡交談時提及的,這段對話後來出版成書,題名為《天與地》,明確指出司鐸應當優先關注兒女。

問:這裡的「關注」是甚麼意思? 

答:當然,這裡指的不僅是經濟上的贍養需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特別需要父母的關愛、適當的教育。事實上,這一切要求父親有效且負責任地履行親職,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

問:可否談談這份內部文件的內容? 

答:這份文件的標題是《關於有兒女的聖職人員, 聖座聖職部行事慣例的相關注意事項》,它彙整本部會行之有年的行事慣例。誠如先前解釋的,這是公務上使用的工具,在這類情況發生時作為參考; 這份「技術性」文件為本部會的合作者提供行事依據。僅僅為了這個原因,這份文件並未公諸於世。此外,多伊爾先生兩年前閱讀了內容。當地方主教團和個別主教在處理這個問題並詢問如何推進時,聖職部通常會把這份文件交給這些神長,並提供評論。

問: 在你的領導下, 部會今天如何處理這種案件呢?

答:在豁免鐸職的相關卷宗內,處理了擁有子女的問題;實際上,子女的存在「自動」成為快速向教宗呈遞案件的具體因素,以求賜予豁免。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在最短的時間,也就是在一兩個月內豁免當事人的聖職義務,讓他能跟孩子的母親一起照顧兒女。這類型的情況被視為「不可逆的」, 並要求司鐸放棄聖職身分, 即使他認為自己適合牧職。根據粗算,在請求豁免的案件中,約有八成伴隨著生兒育女的情況,儘管他們大多是在放棄鐸職後才生養的。

問: 這項規定適用於各時各地嗎?倘若司鐸生兒育女後,仍不肯請求豁免職務,這規定是否也適用? 

答: 主教和修會長上偶爾會呈報這樣的情況:司鐸生育兒女後,不肯請求豁免, 尤其是他與孩子的母親終止情感關係時。不幸的是,在這些案件中,有些主教和長上認為,兒女在經濟上得到安頓後,或是當事的司鐸被調任後,可以繼續行使牧職。再者,這方面不確定性的因素包括:司鐸拒絕請求豁免,他與孩子的母親沒有感情,以及有時某些正權主教渴望給改過自新的司鐸提供新的牧職機會。倘若負責的主教或長上評估,因情況所需,司鐸務必承擔起做父親的職責,但當事人卻不肯請求豁免,那麼這個案件就會呈交給聖座聖職部, 以免除聖職身分。顯然,不論是在甚麼狀態下受孕,孩子始終是天主的恩賜。之所以強制喪失聖職身份,是因為父母的親職責任衍生出眾多長久義務,而在拉丁禮教會中履行鐸職的法律與親職的義務不可兼容。

問:有些人認為,司鐸生兒育女的事件,涉及拉丁禮教會司鐸選擇性地守獨身的話題。你對此作何回應呢? 

答: 少數司鐸戀愛生子的事實,與司鐸守獨身的主題毫不相干。司鐸的獨身對拉丁禮教會而言是珍貴的恩典,從聖保祿六世到教宗方濟各,每任教宗都肯定了其價值。這就像是有人拋棄婚姻和子女的事實,顯然也與基督徒婚姻亙古不變的價值毫不相干。重要的是, 面對這現況的司鐸能明白自己對孩子的責任:孩子的益處和照料必須是教會關切的重點,力求孩子不僅生活無虞,而且在教育角色、對父親的情感尤其不會匱乏。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