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 無主之作 Never Look Away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五十年代東德,藝術學院學生寇特經歷過納粹肆虐,深感藝術創作仍受共產意識形態制肘, 厭倦樣版畫作,決定與妻子逃往西德。雖然得享自由,寇特仍舊無法走出昔日的陰霾與傷痛,最後得到教授點化,走出困局,重新找到創作靈感⋯⋯
影片涵蓋德國多個歷史時期,以男主角的經歷為經,其岳父兼納粹衛隊婦產科醫療官的野心藍圖為緯,將兩部份作雙線平衡發展,人物互動環環緊扣,一正一邪對比強烈。逾三小時的故事透過藝術觀看世界──強調藝術作品不應附帶任何政治任務,相反,應該呈現真我,給大眾展示真、善、美。男主角最終在情感上得以釋放,為往日的傷痛劃上句號。
男主角自孩提時代已具有繪畫天份,感情融洽的小姨更是其創作啟蒙和靈感泉源,可惜納粹時代,是非黑白完全被顛倒,高層下達的命令變成金科玉律,許多人為求自保,違背良心執行: 例如小姨天資聰慧洞悉人心,卻因行為狂熱古怪被視為精神病人,最後更被評定基因缺陷而慘遭「殲滅」。崇尚優生學的婦產科醫療官為確保民族承傳優良質素,竟強迫婦女進行絕育手術甚至墮胎,就是親生女兒亦不放過,還振振有詞地辯解,令人髮指。
電影談及生命的基本問題:天地萬物的生命到底有甚麼意義和價值?生命可有輕重之分?誰擁有生命的生殺大權?天主教《十誡》第五誡清楚指出:「唯獨天主是生命的主宰,自生命的開始直到生命的終結。在任何情況下,沒有人能夠聲稱自己擁有直接毀滅一個無辜者生命的權利」。( 參看《天主教教理2 2 5 8 至2 3 3 0 條》)
男主角岳父將人分成不同等級,認為女婿收入低微,跟女兒毫不匹配。的確,在注重金錢和物質主義掛帥的大都市,人的價值觀往往被扭曲,純粹以財富、社會地位、職業去衡量成就。不過,生命並非僅限於此,精神文明素質同樣重要,特別是品格操守和倫理道德價值。即使只是一枚微細的螺絲釘亦有其作用,鞏固機器組件, 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同樣,社會上不同崗位的人各司其職,發揮所長。
影片的德文原名Werk ohne Autor,解作「沒有作者的藝術品」,意思是指藝術品不受任何束縛,可以自由地表達情感,不同讀者對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詮釋,藉此諷刺昔日共產主義箝制人民思想,將藝術品僅僅視為工具而已。
本片獲提名代表德國競逐二○一九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討論問題:
- 本片採取開放式結局,你認為故事將如何發展下去?
- 你認為「成功」的定義是甚麼?成功人士應該具備甚麼條件?
- 你覺得日常生活中, 最重要的東西是甚麼?為甚麼?
- 你對目前的生活感到滿意嗎?為甚麼?
中英文字幕╱德語對白╱片長188分鐘╱5月9日在香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