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長生 重生 永生
福音中記載了四個死人復活的事件。會堂長雅依洛的女兒(參谷五21—43);納因城寡婦的獨子( 參路七1 1 — 17);耶穌的好朋友拉匝祿(參若十一17—44) 以及耶穌自己(見四部福音)。在前三個復活事件中,有男,有女;有青年,也有兒童,而福音中未有記載耶穌是否曾令長者復生。「生」是一個恩賜,維持生命是我們每人的使命及責任,最重要的工程。
在若望福音中,當拉匝祿病逝,埋葬在墳墓後,耶穌才到達這個家,姊姊瑪爾大出來迎接及招呼耶穌。在瑪爾大與耶穌的對話中,瑪爾大道出當時部份猶太人的信念,人死後可以復活,而且是在世界末日時才會發生。若是這樣,嚴格來說,無論是拉匝祿、雅依洛的女兒或是納因城寡婦的獨子,耶穌並沒有使他們「復活」,他們只是重獲現世的生命。而他們過了一段時間後,也會再死,不然,他們應該仍留在這世界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他們的經驗只是「重生」—— 重獲現世的生命,而非「復活」。
事實上,人渴望長生不老並不是新鮮事情。中國古代有些皇帝聚集全國神醫,要求他們品嘗百草,希望可以炮製靈丹,讓皇帝不單止長生, 更要不老。結果,不少神醫在實驗過程中,親嘗自製的所謂靈丹,不單不能長生,反而提早離世,成為渴望「長生不老」的犧牲品。雖然,製造「長生不老」靈藥於今天仍未有成果,但這研究卻推動了中國醫學的發展,造福了不少人,讓他們遠離某些病苦,也逃離了死門關。
無論人類渴望不死不老,甚至死後可以重生,他們的焦點都只是放在現世的生命。然而, 耶穌的復活帶給我們全新面貌,祂的死亡與復活讓我們得悉永生的一些狀況。到了末日,每人都可以復活,在新天新地中存在,不會再死,也不會老,不再是現有的生命,而是新生命,永遠的生命,俱有神速、神透、神健、神光的能力,永遠與造物主一起生活的生命。
的確,除了聖母瑪利亞外,我們暫時未能嘗到復活的滋味,可是,耶穌既然講得出做得到, 他的承諾一定不會落空。我們懷著信德及望德, 在現世生命中,以祂的教導去活出愛德,好好預備接受祂許給我們將來肉身復活的承諾。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