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貪慾無窮
說話可以冠冕堂皇,理據十足;但動機卻是騙人的。今天若望福音就有好例子:猶達斯對婦女用珍貴的油傅抹耶穌的腳有異議。表面理由當然是價錢太昂貴,不應浪費,而應用來賙濟窮人。可惜心底卻是貪婪慾念支配了他。這位兄弟戴上虛偽的面具,變了騙子。大家可能會問,他內心的動機是甚麼?偷東西是病態積習?感到沒有安全感?抑或習慣了要操控別人?肯誠實面對「動機」的人,生活才不會迷失方向。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它會把我們內心深處的想法提升到意識層面,幫助大家更認識自己,從而在修為功夫上進步,這便是現代人說的靈修生活。今天大家過分自我中心,缺乏溝通,樂於一起孤獨(如人人一部手機,你有你、我有我),在一切以物質成就作為衡量人的價值年代,做人容易迷失方向。每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國的「光棍節」正好說明這現象。查實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變種的資本主義,來勢更加兇猛。在無神唯物的虛弱氛圍裡,同胞又怎能抵擋無限的人性慾望⋯⋯
談到貪慾無窮,最顯眼的例子莫如特區政府取消租務管制,結果香港人挨貴租,住超出自己能力負擔的貴房子;不怨聲載道才怪。法律就是在合理和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控制我們澎湃的貪念。除非你人格高尚,懂得關心別人,你方能做個合情合理的業主。可惜現實生活,這類好人太少太少了⋯⋯做生意不賺錢是說不過去的「清高」,然而賺錢也有倫理和道德的底線;不能去得太盡⋯⋯
中國是個人慾橫流的舞台,只要想得出,做得到;一定會有導演、演員和觀眾。中美貿易戰,身為中國人當然不屑特朗普的霸道和欺壓;然而平心靜氣,中國人又的確偷了別人太多太多東西。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開始時是抄襲、盜版、翻版。曾經有段日子,我們喜歡上深圳買A貨、不必說電影光碟、名牌衣飾、各類電器產品。最誇張的是你想自己的影音器材是甚麼牌子,只要出聲,售貨員立刻給你貼上標紙,事就這麼成了。簡直是無法無天,蔚為奇觀⋯⋯
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中國,物質生活改善了,更形成了一小撮官商貪污而暴富起來的階級,可惜不少人民仍生活在貧窮線下,貧富差距亦愈拉愈濶,「維穩」談何容易。不重精神價值的國家,人民的質素很難提升起來。
可惜中國政府是不肯承認和正視這個現實,害怕宗教影響力會動搖自己的政權和既得利益。一方面強調改革開放永不走回頭路,可惜只停留在物質層面,精神生活免問。是以「人人向錢看」成了整個國家進步的動機;是個很可怕的心態。那位深圳大學教授洋洋得意地向傳媒披露他的「基因編輯」成就,我的心一沉;哀哉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