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節】老中青幼齊來傳

期數
3930
刊登日期
2019.06.14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6 月 16 日 天主聖三節

教區紀念教宗本篤十五世頒佈《夫至大》牧函一百周年的慶典, 回應教宗方濟各訂定本年十月為特殊的「傳教月」, 鼓勵信眾履行傳教使命。

讓我們也反省傳教使命是甚麼?按福音及《宗徒大事錄》不同的記載,顯示耶穌的確派遣祂的門徒將祂的訊息傳播,而所傳佈的, 其實是耶穌在世時與門徒所說和所行的。

愛的喜訊

耶穌要他們分享傳授的,其實是祂的誡命—— 愛人的誡命,並且告訴門徒:信而受洗的,必獲得救恩。這是我們人類對於生命渴求的大喜訊,早期教會也稱這個為傳佈喜訊。這個喜訊並非我們所講的知識那麼簡單,而是一個更加深的層次,就是宣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取態,因為因著耶穌基督所帶給我們的救恩,我們基督徒願意以特殊的方式,與這個世界有所不同的方法去生活,去彼此相待,所以我們每個基督徒除了要有著對自己宗教方面的一些認知,知道要宣告甚麼信仰的內容外,我們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生活見證。讓我們看看,從不同的層面,我們可以如何傳佈福音喜訊—— 這一個信仰的內涵,或是我們已經建立了的宗教。

以歌詠傳揚福音

作為兒童的,能夠向自己的父母、家人傳福音,小至幼稚園的低班學生,在經過老師一番教導後, 一般來說,三、四個月後,便能琅琅上口的背誦《聖母經》或《天主經》,他們往往很高興地回到家中,邀請家人聆聽他們背誦或是詠唱歌詠。只要老師教導他們,告訴家人這是為家人及自己能夠更幸福生活而作的祈禱,那麼他的祈禱行為,便能夠將福音的喜訊初步地帶給家人了。

以愛德主動為家人服務

至於在成長中的兒童,或是青年人,只要他們願意,他們也可向自己的家人、親人,或是朋友傳福音。只要他們下定決心,每一天認真地、主動地為家人做一件事,因著出於愛德的動機,即是耶穌的教導而生活,那麼他們便是以實際的行動去宣告福音的喜訊。家人得悉他是因著對耶穌的信、望、愛而願意付出,或是服務,或是服從,或是善待他人,至少這也為他們種下了這個宗教信仰的種子,感受到這個宗教實在幫助他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認真工作也是福傳

至於成年人,其實在工作的環境,我們也能夠輕易地把握傳揚福音喜訊的機會。可能就是在吃飯前,用心的去祈禱,以十字聖號作為開端經,祈求、感謝上主賜予食糧;在工作時,認真負責任地完成工作,與同儕分享工作經驗或心得,彼此扶持、合作,亦在同工有工作缺失時善意地提點,並正面地鼓勵其修正;當他人生病時,亦衷心表示關心、慰問。

凡此種種,都是耶穌提醒我們,作為一個信徒可以展現的待人接物的態度,而其背後是指向愛德的生活。恆久而真實地存在我們之內的善和愛,實在是最強的信仰宣告。

當身邊的朋友或同工詢問關於信仰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有一些最基本的認知,其實要分享的信仰內容,為確實有信仰生活的我們並不困難,因為要分享的信仰內涵,基本上已涵蓋在我們每個星期所誦念的《信經》當中。

《信經》──信仰的內涵

這裡也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我們有沒有用心去細心體味、反思明白《信經》的各項內容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好好地以《信經》作為我們日常的祈禱呢? 當我們願意持之以恆,久而久之, 《信經》的內容便能夠深化在我們的腦海及心靈中,當別人問起的時候,我們便能夠輕鬆自若地與別人分享我們的信仰。

祈禱是最重要的福傳工具

面對年長的教友時,往往會聽到他們說自己認知學識不多, 自己年紀大,不中用了,甚至有部份年長者的身體較為虛弱及行動不便,甚至要臥床。但其實傳揚福音喜訊的使命,不只是限於言語及行動上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我們整個教會不可缺乏的,就是祈禱的生活。無論我們身體的健康情況如何,智力或口才的高與低,都不阻礙我們參與傳揚福音的祈禱事工。我們所傳的是信仰,是生活,所以信仰生活當中重要的部份── 祈禱是不可或缺的。

只要你願意,哪怕你是癱臥在床,你也能夠為別人能夠認識上主的救恩,基督的救贖,及教會所宣告的福音而去祈禱,上主必會俯聽誠心禱告的人。

就讓我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及層次去參與傳揚福音的事工,讓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教會,能夠真正幫助一切的人去認識信仰、真理及天主的愛。

教區傳教節慶典籌備小組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