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院舍「零約束」

期數
3930
刊登日期
2019.06.14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6 月 16 日 天主聖三節

無綫電視節目「長命百二歲」介紹各地長者生活情況, 資訊豐富, 相信大家也看過。其中一輯講述台灣院舍實行零約束政策,發人深省。回看香港的院舍情況又如何呢? 

根據社會福利署安老院實務守則指引,使用約束物品不應是第一選擇,而是最後的處理方法。有見及此,明愛李嘉誠護理安老院也於去年起,傾全院之力,務求減低約束物使用率。起初同工的反應是「這只是理想」、「我們不夠人手,好難做到」、「擔心長者跌倒」、「坐姿不穩定,我們也得使用約束物品」等, 認為約束物使用是無可避免的。

從長者需要出發

院舍開始進行培訓,訂立目標「只有在合理情況下,方能使用」。社工為新入住院友,進行觀察、評估、試驗,如非必要,不會約束。並將此訂為團隊主管的個人工作目標。安排夜間專責同工觀察院友睡眠情況,如熟睡者便無須約束。

此外,並添置不同復康用品去取代約束物,包括︰ 

(一)改善坐姿用品

職業治療師透過坐姿評估及使用合適的輔助工具,改善院友坐姿,從而有效減少使用約束用品、煩擾行為及紓緩護老者的照顧壓力,例如使用可改善坐姿的座墊、防滑座墊及多功能輪椅等,效果喜出望外。 

(二)壓力感應器

物理治療師亦會研究使用壓力感應警報器,當人從椅子上起來,警報器會因為壓力下降而作出警報訊號, 提高監察能力,幫助同工及早了解院友之需要,減少他們四出找人求助。

(三)超低床

對於有跌倒風險的院友,院舍亦透過使用輔助工具及環境改善等方法來預防跌倒風險,例如使用超低床、床邊放便椅、改善洗手間防跌設施(高色彩對比座廁板、增加廁所地板防滑度)、床邊小床欄及增加有扶手的沖涼椅等。

除教育及添置物資外,院舍增加護理員專責提供如廁訓練。透過有規律的生活流程,協助院友獨自趕著要到洗手間而失足,改善失禁問題,同時訓練院友的如廁技巧,增加自我照顧能力,減少因不舒服引起問題。

為以人為本的服務內涵

透過訂、執、教,讓服務由心出發。人力是重要資源,有形亦無形, 影響深遠,日後仍需要每一位同工, 努力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發揮,正如總裁閻德龍神父所言:「因為無心,一切都成空,有心就促使我們能夠實現願景,逐步向著目標前進。」

香港明愛安老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