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晉鐸四十周年

期數
3932
刊登日期
2019.06.28
作者
關傑棠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6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做神父最重要是學習謙卑, 年輕神父如是,升了四十年的更加要警醒。何解?因為隨著年資遞增,牧民經驗愈來愈豐富,見識愈廣,人際網絡愈強;做起事來,特別是牧民工作,很有駕輕就熟的成功感。不過重點就在這裡,牧者必須時時提高自己的意識, 我們只希望成為天主「得心應手」的工具。主耶穌才是救世贖世的主角,神父不能、亦不應跟「祂」爭一日長短⋯⋯ 

四十年來,我深深體會洗禮主保聖若翰洗者的表樣,他指引人認識基督,我們神父也一樣,而非功高蓋主。天主子降生成人,居我人間;便是以「僕人」、「朋友」及「兄弟」的姿態出現。祂教曉我們用「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心態去服務; 以朋友的情懷去關愛羊群。原來「朋友」的希臘文字根來自「愛與被愛」。難怪福音強調,世上沒有愛情偉大得過朋友為朋友捨掉自己的生命。最後, 主提升我們與「父」的關係,因為大家一起稱天主為父,基督是大家不折不扣的長兄⋯⋯ 

這是感恩的一刻,四十年前五個熱血小伙子不顧一切衝上祭台,做了耶穌的伙記、福音品牌的代言人,轉眼間⋯⋯我們兄弟五人由滿頭黑髮變成滿頭白髮,甚至脫髮,身形略胖的「中坑」伯伯。喜歡與否,這是個不能逆轉的事實。正因這樣,我們必須講出由衷感恩的說話:天父、主耶穌、聖神和慈母瑪利亞固然是首要感恩的對象。接下來亦當然是我們的父母和家人。以我家為例,要特別感謝妹妹留在家中照顧母親,讓我們三個修道人勇往直前,無後顧之憂地傳揚福音⋯⋯ 

同樣,陪伴我「五」成長的知己良朋;各堂區關愛神父的教友;所有鐸兄鐸弟、前輩後輩無私的奉獻與英豪的見證燃亮了我們的生命。還有要感謝那些四十年來我輩曾開罪過的人;雖則道不同不相往來,但你們的批評和鞭策提升了我們自身反省的動力,並轉化成「修德成聖」的催化劑。最後要感謝那些在祈禱中默默記掛代禱的恩人,總之「感恩之情」是這篇文章的主軸。

如果有人問今天的香港情況怎樣?相信大家心裡有數,艱難的日子仍在前方,黎明旭日看似遙遠。我記起狄更斯名著《雙城記》的開卷語:「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對神父而言,這真是最好的年代;因為順景時人愛天主不難,逆境時才考真章。正當全城有能力移民或者回流人士再萌去意之際,大家請放心,只要有一個教友或巿民沒有能力離開,我們「五『老』虎將」一定會留港建港,與大家一起共渡時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