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兩耶穌會士畫作 美國華盛頓博物館展出
(天亞社訊)兩位在中國傳教的耶穌會士,他們的藝術作品罕有地展出,讓美國的藝術愛好者欣喜,他們的作品以往大多只有皇室成員和高級政府官員才能欣賞到。
「中國紫禁城的皇后們」展覽在華盛頓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弗里爾——薩克勒美術館展出,當中包括耶穌會士郎世寧(Giuseppe C a s t i g l i o n e ) 和艾啟蒙(Ignatius Sichelbarth)的作品,他們是十八世紀的傳教士,為朝廷提供藝術創作。
歷史學家兼美術館的中國藝術策展人司美茵(J a n Stuart)說:「這批作品是從未見過的。它們將全部被包裝送走,並再也不會被人看見──至少不會以這個形式。」
展出的大部份畫作和文物,過去只會在紫禁城內可見。紫禁城是一個皇宮建築群,是自十五世紀到二十世紀初中國多位皇帝及其家族生活的地方。
這個華盛頓展覽聚焦於具有權力的女性的生活,她們非正式地涉足管治,或大大地影響皇帝,並展出一批罕見的文物,包括結婚禮服、巨型女性肖像畫、珠寶和日常家居用品,例如只有某種階層的女性才能使用的彩色碟子。
司美茵說:「我可以告訴你十八世紀皇帝最喜歡的蛋糕食譜,但我不能給你很多關於皇后們日常生活的細節。」她解釋,在一個以男性為中心所記錄的中國皇朝歷史裡,對於皇后們的生活,藝術為歷史學家們提供一些小量的線索。如郎世寧等耶穌會士,是少數人以畫作記載皇后及宮中其他女性的部份生活。
作品記載宮中婦女生活
展覽裡其中一幅最具威嚴的女性肖像畫,出自這位取名郎世寧(世界和平的意思) 的意大利籍耶穌會士之手,這牆壁般大的垂掛絹印上,是穿著藏紅花色長袍的孝莊文皇后,繪於一七五○年左右,描畫她手拿一串珠子,幾乎像是念珠,反映她在傳播佛教上的巨大影響,使之成為宮中盛行的宗教。
郎世寧的肖像畫展示她的雙腳在長袍下展開,是一副威風凜凜的健壯外型,鞋子外露,司美茵說:「坐姿像個男人。」
她說:「她是深受尊敬而擁有如此巨大的肖像畫。看它有多大,看它有多響亮。她坐在龍椅上⋯⋯你可以從這幅肖像畫看到,她擁有一切:策略、某種健康及在她生命中的宗教面向,她擁有一切。」
郎世寧的作品佔據美術館的第二面牆,是一幅由天花板懸垂至地板的孝儀純皇后肖像畫,她是乾隆皇帝的妻子, 畫中伴有未來嘉慶皇帝的兒時模樣,相信是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繪畫的。
司美茵說,這幅畫是為私人住宅所創作的,看起來好像是母親和孩子從兩層高建築底部的窗口望著參觀者。頂層展開的窗簾讓人感覺到,參觀者在看著一大扇窗,這扇窗通向遠處擁有湖泊與山脈的戶外世界。
司美茵表示,中國皇室物色能夠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個不同而世俗角度的藝術家, 而郎世寧修士的畫作既保持中式風格,亦為皇宮內部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在是次展覽中,郎世寧還有一幅較小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油畫,是乾隆皇帝的妻子孝賢純皇后的肖像畫,繪於一七三六年左右,以炭灰色為背景,把焦點落在皇后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