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在社會紛擾中學習作和平的工具

期數
3937
刊登日期
2019.08.02
作者
葉寶琳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8 月 04 日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最近筆者常常想到聖詠《方濟各的祈禱》:「天主,使我作你和平的工具」,最近香港滿佈衝突與仇恨:竟有數以百計疑似黑社會,在元朗西鐵站用棍無差別打人,警察卻相隔大半小時才到場,令市民更為仇警;愈來愈多示威者衝擊警方,不怕被仆頭、中催淚彈、或被捕;政府官員堅拒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也愈來愈多公務員發聲,並在八月二日發起集會。筆者執筆之時雖未知集會人數,但為數全港一成EO(行政主任)和過百位AO(政務主任)聯署,絕對是前所未見。

面對這種撕裂,作為基督徒,應當作和平的工具。但和平並非代表沉默,更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為弱勢和公義發聲,正如天主教社會訓導教導我們,促進和平,不只是不作戰,更不在於獨裁鎮壓,而是使人權獲保障、人們互相信任、肅清不義等,推動和平的重點在於維護人性尊嚴,恢復天主聖意中的秩序。

不論個人、堂區,都可以發揮和平工具的角色。筆者參與了堂區關社支援小組主辦的「反送中運動:政治、情感分享,祈禱聚會」,許多參加者都有參與多次遊行,他們反對《逃犯條例》,會為示威者的團結和堅持而感動,會認為警方執法有問題,但也同時相信不是所有警員都是有問題的。他們對於一些協助市民遊行的警員、向港鐵職員,表達謝意。他們會參與連儂牆,但對牆上一些假新聞或謠言,也會指出其錯誤。事實上,有數之不盡的教友利用個人專業參與支援:有社工做情緒支援、教友協助堂區支援站運作、教師安慰受傷的學生、律師協助法律支援等。

自六月運動以來,我們見到許多神職人員和教友在前線,用不同方法緩和現場緊張的氣氛,其中基督徒和天主教友一起高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更成為是次運動的金曲。夏志誠主教在六月十二日晚上,在立法會示威區的前線,講到「羊群在那裡,牧者就在那裡!」,獲在場青年報以雷動掌聲回應,正反應青年當下的需要,期待牧者的指引和同行。

及後,我們見到堂區自發在衝突的時候開放作祈禱和休息站,讓有需要的朋友在一個安靜而安全的環境休息和祈禱,在長時間開放中,堂區提供水、小食、手機充電,也按需要提供急救、情緒支援服務。由最就近金鐘政府總部的聖母聖衣堂開始,鼓勵了其他堂區在多次地區遊行中,開放聖堂,與香港人同行。在紛擾的環境中,堂區成了給人安慰的地方。

《方濟各的祈禱》歌詞講到「在有仇恨的地方,讓我播種仁愛;在有絕望的地方,讓我播種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讓我播種光明。」香港近年都沒發生如此規模的運動,我們或會焦急、無力,期望我們在聖神帶領下, 聆聽人民的聲音,特別與青年同行,教友間互相砥礪,在紛擾中一起學習當和平的工具。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