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漫長的告別 A Long Goodbye

期數
3937
刊登日期
2019.08.02
作者
曾穎嫺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8 月 04 日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不治之症」可以是詛咒,亦可以是祝福!年邁父親患上認知障礙症後,母親對丈夫不離不棄努力維繫著家庭。兩個成年女兒各有煩惱, 但在陪伴父親的最後七年時光,讓她們重新體會親情,感受愛…… 

褪色的回憶

認知障礙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分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年邁父親昇平患上認知障礙症,由病發到病逝,歷時七年。七年實在十分漫長,對昇平和家人都是一個折磨,由初期記憶力衰退;到中期變得情緒不穩,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最後,無法認出家人……可是這個漫長的告別,卻成為他們一家四口關係突破的契機!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長女是「人生勝利組」,生活穩定富裕, 因為丈夫工作關係,和兒子一起移居美國。次女是「敗犬」,與男朋友兜兜轉轉,工作方面,當不成老師,又想做廚師。長女生活看似美好,其實難以習慣異地生活,與丈夫兒子關係亦漸淡如水。次女生活看似自由,卻找不到感情的基礎。兩姐妹在人生路上茫然若失…… 

從詛咒到祝福

在這段「漫長的告別」中,老父是女兒的負累,可正正因為這個「負累」,讓她們有機會慢下來,走出囚困他們的生活框框,轉而多與久違的父母親接觸。長女與丈夫關係出現問題,她問媽媽「究竟夫婦是甚麼的一回事」, 媽媽就說了「只有走下去才會知道」……小女兒當不成老師,一直為滿足不到父親期望而憂心,原來接近失憶的父親,已忘記╱放下以前的期望和設限。兩代再次深入接觸之後,美食亦成為家族情感的傳承—— 母親最愛給父親製作奄列,代表夫婦的感情。長女在美國跟丈夫宴客時,及次女結識了新男友,都不約而同用了奄列。傳統的薯仔沙律是父親至愛美食,次女在父親病後,為他製作的薯仔沙律,卻大膽地加入提子乾!兩道家常小菜,簡單、美味, 傳承中見創新,同時又充滿愛!老父患了重病,時而懵懂,時而清醒,有時彷彿變成小孩子,有時突然彷彿「智者上身」,把世界看得更清,透過種種生活化的細節,竟然再一次成了女兒的導航明燈。

分隔兩地、失去記憶、代溝、價值觀不同,曾經令這家人變得陌生……只要有一個突破點╱契機,就會發現家人的牽絆是無法切割!在父親的記憶一點一滴消失的這七年,女兒重新學習了甚麼是重要的事,以及好好的說再見,「不治之症」竟成了昇平家的祝福! 

教會指引

  • 《天主教教理》死亡 #1005-1014;疾病 # 1500-1510;人的尊嚴 #1700-1715; 人的自由 # 1 7 3 0 - 1 7 4 8;家庭 # 2 1 9 7 - 2251;人的生命# 2258-2269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127分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