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在逆境中 懷抱信德和望德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智十八 6 ﹣ 9 ∣ 答唱:詠 33 ∣ 讀經二:希十一 1 ﹣ 2,8 - 19 ∣ 福音:路十二 32﹣ 48
在信仰成長的歷程上,信德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功課。本主日聖道禮的三篇讀經,邀請我們重新檢視我們所賦予信德的意義,與及思考信德的基礎建立在那裡。
曾幾何時,我們都經歷過人生的幽谷。在處於黑暗、困難或迫害時,我們是多麽渴望和需要有一份堅強的信德來面對當前的境況。當然,頭腦上我們清楚地知道,要信靠耶穌並對上主抱真誠的態度,祂必會速來救助我們。但從現實的經驗裡我們發現,這實在一點也不容易。
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 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希十一1)信德不是讓我們盲目地把持一些目標,或堅持對某些人或事之執著;相反,從亞巴郎的事蹟可見,信德始於服從天主的召選。亞巴郎因著信德,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他出走時,還不知道要到那裡去。」(希十一8)那時候,他唯一的倚靠就是相信上主的話是對他的承諾。但天主所應許的終極目標,即那可以圓滿和喜樂地與天主共融的家鄉,遠遠超過他在今世旅途中所有短暫的經驗。對那些懷有這樣信德的人,希伯來書的作者稱讚他們說:「這些人都懷著信德死了,沒有獲得所恩許的,只由遠處觀望,表示歡迎,明認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希十一13 )這樣,原來信德可使我們在極度黑暗的處境中, 能得著鼓勵和足夠的力量去真實地生活。希伯來書的作者論到梅瑟:「因著信德,⋯⋯他好像看見了那看不見的一位,而堅定不移。」(希十一27 )
在福音中,耶穌對門徒說,天父喜歡將天國賜給我們這「小小的羊群」。(路十二32 )我們是基督的跟隨者,生活中自然都會遇上各種困難。但在這人生旅途上,當常記得耶穌給我們的安慰:「不要害怕。」也就是說,我們要相信天主的話。由於天主的預許不一定會成為發生在當下的現實,因此耶穌邀請我們常常警醒,並為迎接祂的再來作好準備。耶穌說:「你們也應當準備,因為在你們不料想的時辰,人子就來了。」(路十二40 )我們對耶穌曾經應許祂會再來的事實懷著信德,同時我們也積極地以活潑的望德來活出每一天。
信德不一定為我們帶來平靜和舒適的生活。當我們知道天主的旨意愈多,我們對祂的責任感也愈大。「給誰的多, 向誰要的也多;交托誰的多,向誰索取的也格外多。」(路十二48 )
根據耶穌所講的比喻,信德不會由於我們在生活中對信仰的投入和付出而產生負面結果;相反地,信德卻為我們帶來了與天主之間豐富和共融的經驗。「主人來到時,遇見醒寤著的那些僕人,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請他們坐席,自己前來伺候他們。」(路十二37 )由於一切最初都是來自天主的召選,只要我們在生命中憑著信德去回應、實踐和作好準備,最終必能達致與天主圓滿的共融。今天的第一篇讀經:「祢用甚麼方法懲罰了仇敵,也用什麼方法光榮了我們,為召叫我們歸向祢。」(智十八8)踏上操練信德的旅途,我們需要具備忠誠、忍耐和依靠的態度。當偶爾落在逆境中,「由遠處觀望」(希十一13 ),但決不可對天主的許諾視而不見,因為它們都是由天主而來,為我們提供了實現的保證,又堅強我們的望德。
-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