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人在烈火中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耶卅八 4 ﹣ 6,8 ﹣ 10 ∣ 答唱:詠 40 ∣ 讀經二:希十二 1 ﹣ 4 ∣ 福音:路十二 49 ﹣ 53
「國王的新衣」這個故事, 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不同的人去演繹這個故事,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你可以說,我們不要像君王一樣聽說謊言、不要貪戀榮華富貴; 你可以說不要跟騙子一樣哄騙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來獲取卑鄙的利益;亦可以說我們要像小孩子那樣勇敢說出真相。不過無論從哪一個向度出發,故事有一個核心主題,就是罪惡在真理的光照下,無所遁形!
因說真話而受苦
讀經一講述先知耶肋米亞遭受首長和君王的迫害,結果被掉進一個廢置的蓄水池中。耶肋米亞因為說了君王和眾人不願聽的話——就是上主要他們棄守城池,否則他們必死於刀下,或淪為敵國的奴隸——而受到迫害。
聽天主的話就是要徹底放下自己的偏執,信從天主。為他們而言,放下偏執即放下個人的榮辱和利益。他們沒有顧念人民死活,即使現在與敵人對壘節節敗退,他們不願意信從上主,反而要平民百姓繼續受苦、犧牲,為的是保存個人可恥的利益。
因為一己的私慾偏情,人同樣可以跟別人決裂。君王要將先知掉進已廢棄的蓄水池,任由他在黑暗中被死亡吞噬,這是何等陰險毒辣的行為。
當人身處黑暗中,看不到光明,即使沒有呼號魔鬼名字,魔鬼早已佔據了人的心, 他成了你的靈魂伴侶。先知因為心中有主, 力行正義,深信他的所作所為,可昭日月, 所以他即使身處黑暗,仍無所怕懼。
耶穌來重整一切
福音中講述耶穌跟門徒說:「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他已經燃燒起來。」在我們的信仰中,「火」有特別的意涵,尤其是在洗禮中,更別具意義。
洗者若翰曾對耶穌有這樣的介紹:「我固然以水洗你們,但是比我強的一位要來, 就是解他的鞋帶,我也不配。他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木掀已放在他手中,他要揚淨自己的禾場,把麥粒收在倉內;至於糠秕,卻要用不滅的火焚燒。」(路三16 — 17 )火在這裡有強烈的審判和淨化的意味。
耶穌問:「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耶穌要回應人對他的誤解,就是約翰的洗禮,是要人悔改;他的洗禮是要一個人徹底的棄絕罪惡,要重整一切。他要我們因著受洗,就有力背起十字架,有力向世界去宣揚天主的愛情。
在這個被火煉淨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會有分裂,會有痛苦。事實上耶穌講求共融,他不希望人有分裂,否則他不會用麥子與莠子一同生長作比喻,勸勉人若願意皈依,就要不斷在堅忍中成長(參考瑪十三24 — 30 )。
人若仍然固執,不願悔改,不肯悔改, 仍然堅持與魔鬼為伍,最終他只會如糠秕一樣,被火燒掉。
總結
耶穌是多麼切望人同他一起經歷這火的洗禮,而走向永遠的生命,永遠的光明。正如希伯來書的作者所言,耶穌為那擺在他面前的歡樂,輕視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
今天當你仍懷抱為義受逼害的氣概, 勇敢向邪惡敗壞的世道人心說不,請不要害怕,因為我們的主耶穌,也曾忍受一切,他明白我們的痛,他會在烈火中安慰我們,保護我們。天主保佑。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