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鑽河冷落 殘月當頭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亞八 4-7 ∣ 答唱:詠 113 ∣ 讀經二:弟前二 1-8 ∣ 福音:路十六 1-13
盛夏。爐峰。夜色璀璨。
憑欄遠眺,燈火如畫,千億顆鑽石, 如流星劃過長空,墜毀維港波濤上,碎片反彈四面八方,雕刻成一幅末世風情畫。
維港,世界第三大金融河道,萬億金元湧流。錢財,是香港的身份證, 一百多年來,定義香港的存在。此地, 有人為金錢而活,也有人為財富而亡。
近日香江抱恙,鑽河冷落,殘月當頭。維港,逝水如斯,流失方向。兩岸,偶爾傳來飲泣聲。夜深,細雨飄蕩……
本主日第一篇讀經,亞毛斯先知責備富人,以不義手段壓榨窮人,以可恥價錢販賣人口,用假秤售賣食糧。公義的上主,發誓絕不忘記此等敗壞行徑。
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勸勉信友,懇切為君王、當權者以至一切人祈禱。基督已為眾人完成贖罪祭,天主願意人人得救,並認識真理。然而,得救的條件,是參與基督的逾越奧跡,在人間建設天國。天國,是天主王權統治的領域。天國的子民,擁有天主兒女的自由,生命滿溢恩寵。不行仁義,不能進入天國。
本主日福音,耶穌以不義管家故事為象徵,指出今世之子如何精明,以不義之財結交朋友,以期落難時得其援助。耶穌間接指出,光明之子經營天國,遠不如世俗之子精明。金錢不過是經濟活動的工具,純屬中性,無所謂善惡。人心,卻是萬惡之源。金錢之為惡,根源於情慾。原眾敗壞人性,遺留腐敗後果:偏情私慾。為偏慾所扭曲的心,竭力積聚錢財,以之為工具,巧取權力、名譽、地位、影響力、藉此剝削他人,滿足一己的情慾。貪慾背面是黑暗的領域,為魔鬼所掌控。魔鬼利用錢財控制人,人遂成為撒殫的奴隸。然而,人無力洞識邪魔的詭計,誤判自己是主人,以為可藉財富掌控世界,控制他人。意慾為王的結果,反成魔鬼的奴僕。為偏慾綑綁的人類,眼盲耳聾,看不到眼前的主,聽不到善牧的聲音,無法回應救主的呼喚,無緣進入天國。天主和錢財之間,人須作存在性的抉擇。選擇財富為主,等同拒絕天主。金錢本是中立,並非財富使人喪亡,而是受偏情導航的錯誤抉擇,誘人離開天主,投向魔鬼的懷抱,終至喪亡。
港星周潤發,由南丫島的貧童, 歷經終生奮鬥,成為國際巨星,腰纒萬貫,卻視錢財為身外物。有生之年,信托所有財產,身後作慈善用途。周潤發深明金錢並非人生終極關注,面對生死,錢財一無所能。周氏雖非基督徒, 卻選擇簡撲生活,視之為人生福樂之源,間接等同選擇天主。財富並非往地獄的單程票,對錢財的態度,才決定人生的終向。為富而仁,善用金錢行善, 錢財也可成為建設天國的材料。周氏的抉擇,值得基督徒深思。
微雨過後,山下璀璨如昔。踏著堅實的步伐,尋覓下山的路徑。心中平安如江河,隨維港逝水,流向永恆。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