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亞馬遜主教會議揭幕 探討生態與原住民處境
(綜合梵蒂岡新聞╱天美社訊)世界主教會議泛亞馬遜地區特別大會於十月六至廿七日在梵蒂岡舉行,主題為「教會與整體生態的新旅程」,探討生態與原住民處境。
這次會議特別關注拉丁美洲森林的土地和人民,同時為當地天主子民,尤其是原住民找出新的福傳道路。教宗方濟各九月任命該會議的主席代表,他們分別是委內瑞拉的波拉斯樞機(Porras C a r d o z o)、秘魯的巴雷托樞機(Barreto Jimeno)、巴西的德阿維斯樞機(Braz de Aviz)。一百八十五位有權投票的與會神長主要來自亞馬遜雨林範圍的國家,包括巴西、委內瑞拉和秘魯等; 另外亦有一批修道人及專家獲邀列席會議。
在羅馬,宗教團體、機構、修會和市民為這次會議籌辦逾一百三十場以「亞馬遜,共同的家園」為主題的活動,其中包括,與原住民的聚會和祈禱、展覽和文化活動。
這些活動旨於「把亞馬遜帶到羅馬」, 使信徒和城市居民能夠了解這片土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它的精神財富對地球的現在和未來所具有的意義。
羅馬舉行逾百場活動 鼓勵眾人愛惜亞馬遜
本屆特別會議的特別秘書、準樞機切爾尼神父解釋說:「大會旨在是『激發人們的關注、祈禱和團結』, 幫助在羅馬的居民跟進大會的進程,使他們對亞馬遜人民的希望和挑戰有一個更具體的和更真實的認識。」
大會於十月五日在和解大道的聖母教堂舉行晚禱, 正式開啓「亞馬遜,共同的家園」活動,世界主教會議與會神長應邀參加。這個矗立在和解大道旁邊的教堂成為活動的主要場所,它也將象徵性地搭建 「亞馬遜的帳幕」,靈感來自「殉道者帳幕」。
該系列活動執行秘書、金邦尼會索菲恩蒂尼神父說,這將是一個「聆聽、陪伴和同行」的空間。
此外, 修會會士、傳教士、外交人員和專家於十月五日在羅馬宗座安多尼大學討論亞馬遜的環境問題和它們對整體生態的影響; 十月十二日發現美洲大陸的日子,大會在和解大道的聖母教堂為原住民受害者舉行彌撒, 主題為「寬恕與和解」;十九日在羅馬市中心為亞馬遜舉行朝聖活動。
泛亞馬遜網絡樞機:亞馬遜是全人類鏡子
泛亞馬遜教會網絡副主席巴雷托樞機最近在一個視像會議中強調,「亞馬遜, 共同的家園」活動將是這次世界主教會議的初步成果; 亞馬遜會議可以追溯至教宗本篤十四世和教宗庇護十世,他們分別在十八世紀和廿世紀初期,都曾展示出對亞馬遜人民的關懷;二○○ 七,在阿帕雷西達舉行拉丁美洲主教團委員會第五屆大會期間,拉美的主教特別強調要「培養對亞馬遜的良知,不只是為拉丁美洲,也是為全人類」,同樣,《願祢受讚頌》通諭又重申了地球整體的重要。巴雷托樞機亦指亞馬遜是「整個人類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