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生態遭破壞 居民面對貧窮與剝削
期數
3947
刊登日期
2019.10.11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0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綜合梵蒂岡新聞╱天美社訊)亞馬遜流域佔地七百八十萬平方公哩,覆蓋巴西、玻利維亞、秘魯等多個南美洲國家,有三千三百萬名居民,當中三百萬是原住民。這片雨林有利地球生態,然而不斷遭受破壞,當地社會也面對嚴重罪行,包括維權領袖被暗殺、地方過度開採資源、居民承受貧窮等。十月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泛亞馬遜大會,正要回應這些困境。
來自巴西的耶穌會神學家山度士神父(Adelson Araujo dos Santos)是廿五位獲教宗委任出席大會的專家之一,他九月廿五日在梵蒂岡新聞網發文,回應部份人士對這次大會的疑慮,例如對生態的詮釋等。山度士神父指大會文件建基於歷任教宗訓導,也尋找新的福傳方式,以及從整體生態角度,回應當地的生態和文化交談議題。
在秘魯與巴西之間的亞馬遜地區,原住民正面對危機。
目前不少傳教士深入原住民地區服務,為他們充權,在巴西,主教團的原住民服務傳教士(Cristina Larrain)說,有調查非法開採問題的公營機構人員於九月被殺,原住民地區亦遭外人入侵。
為此,泛亞馬遜大會文件呼應原住民在被孤立下的脆弱狀態,指他們遭受外界傷害後更孤立自己,這些傷害包括來自經濟剝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