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新書解讀生態挑戰 從信仰角度帶出環保視野

期數
3949
刊登日期
2019.10.25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0 月 27 日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梵蒂岡新聞訊)梵蒂岡書局出版社十月廿四日在意大利和法國,推出教宗方濟各的新書《我們的大地母親──從基督信仰觀點解讀生態挑戰》。教宗在新書中指出,眾人必須請求並施予寬恕,才能克服當前的生態危機;而唯有在聖神內,才能實現寬恕。

正教會巴爾多祿茂宗主教為此書撰寫序言,意大利《晚郵報》刊登了此書摘要。教宗在新書中寫道,一切在善內、在愛內彼此息息相關(參閱:《願祢受讚頌》通諭,42號、56號);正因如此,只要缺乏愛,一切都會受到影響。

新書摘要指出,當前的生態危機首先是人們以病態的目光看待自己、他人、世界和時間的後果之一,這令眾人無法察覺到天主賜予的恩典,難以發現自己是被愛的;這是一份真實的愛,有時它透過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到我們身邊,要求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模式、判斷的依據和選擇的標準。

新書指出,誠如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所言,人人都參與了罪惡的結構。這些結構製造罪惡、污染環境、傷害並羞辱窮人、助長掌控和權勢的邏輯、濫用天然資源、迫使所有居民拋棄家園、加劇仇恨、暴力和戰爭。

分析罪惡的結構 以寬恕克服生態危機

新書指出,人們一旦意識到,自己正在迷失目標、捨本逐末,甚至是重惡輕善,我們就會心生懊悔,請求寬恕。教宗方濟各由衷期許眾人、廿一世紀的人、信徒和非信徒,以及各地社會增進這種意識和誠摯悔悟,痛悔自己曾經陷入那些使人分裂、挨餓、孤立和受譴責的邏輯。

新書續指出,唯有在聖神內才可能請求和施予寬恕,因為祂是共融的工匠,令封閉的個人敞開自我。為了放下驕傲、體認錯誤、期盼真正可行的新途徑,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為眾人的時代而言,痛悔是一個需要向主耶穌基督謙卑祈求的恩寵,以期這一代人懂得改弦易轍的謙卑和智慧。

當重建關係 重視生命

教宗最後寫道:「我所說的這些,或許聽起來會過於理想,不太實際;相較之下,追求科技創新發展、減少商品包裝、發展再生能源等等,看起來是更可行的途徑。」這一切無疑是我們的本分,但仍有所不足。生態的意義在於人和整個創世工程的生態,絕非局部而已。

因此,教宗提出的途徑是從各種關係出發,重新思索人們的未來,再次審視生命的準則,再次寄望於重要事物,重新調整生活和文化。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