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與神長回顧對話 強調當跟進青年顧慮
期數
3950
刊登日期
2019.11.01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1 月 03 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本報訊)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與教區視聽中心十月十九日於教區中心合辦「聆聽與同行」聚會,與會者就修例事件坦誠道出對教會的期望;有青年指不少同輩對教會失去信心,教會應正視社會問題。
與會青年信徒江澧楓在堂區擔任牧民議會幹事,她十月廿四日對本報說,在反修例事件中,她愈來愈不理解教會的回應,這令她在信仰上感困擾。她原先希望於會上詢問神長,教會強調和平原則的同時,還持守甚麼立場,以及公眾請願期間,教會對於開放堂區作為休息站的顧慮。
江澧楓說,她堂區的神父曾拒絕幹事會成員開放聖堂的要求;在一次公眾活動期間,表示因安全考量而取消主日黃昏彌撒,而當時在堂區內的青年亦要離開。
十月十九日的聚會雖談及開放聖堂的安排,但江澧楓認為,神長把決定權交由本堂神父,做法並不完善;她認為神長應從人道及關懷弱者原則出發,去支援有需要人士。
她認識有青年教徒因而離開堂區,「他們不明白教會只說追求和平、譴責所有暴力,卻甚少看到牧者與青年同行。追求公義的信仰是否只流於理想?根本難以實踐?」
青委會主席麥冠達神父(D. Mukonda)十月廿五日對本報說,是次聚會讓青年和神父分享感受與意見。麥神父明白有青年認為,教會回應社會時「堅離地」、普遍神父不理解青年,麥神父欣賞青年的真誠,「出席青年不是反對或抵抗教會,是愛教會。我欣賞他們的參與,神長能藉此多聆聽青年的心聲」。
麥神父坦言,教會仍需要時間去改善,去做好青年牧民工作,以進一步回應青年的需要。他說這次聚會再次啟發他,「需要多聆聽青年,切實與他們同行」。
主辦這次聚會的沸點會後在臉書指出,教區重申政府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教會不認同示威者就是 「暴徒」;鼓勵青年繼續以和理非表達訴求等。(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