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秘密檔案館 改名刪除「秘密」稱號

期數
3950
刊登日期
2019.11.01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1 月 03 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近日頒布《歷史的經驗》手諭(Esperienza storica),以此更改梵蒂岡秘密檔案館(Archivum Secretum Vaticanum)的名稱,改稱為梵蒂岡宗座檔案館(Archivio Apostolico Vaticano)。教宗表示,在與一些主教和聖職人員,尤其是在檔案館服務的主管協商後,決定更改館名。這項決定立即生效。

教宗在《手諭》中指出,梵蒂岡檔案館建於十七世紀初,作為教會收集和儲存來自宗教和世俗生活領域的重要文件和著作的館藏。最初,檔案館不向來訪學者開放,但梵蒂岡文件的副本可傳送到全世界,滿足學者們的需求。德國哲學家和數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因此稱梵蒂岡檔案館為「歐洲重要的檔案館」。這個檔案館於一八八一年才對外開放。

教宗解釋改變檔案館名稱的理由,說明在作為天主教會官方語言的拉丁語中,「secretum」的意思是「非公開」性質,「只要知道拉丁文與其衍生語言之間的密切關係,就無需為檔案館(Archivum Secretum)的名稱作出解釋或予以辯白」。

然而,隨著語言的發展,「secretum」一詞開始具有負面意義,用來表達因害怕醜聞而需要隱瞞公眾的知識或信息,「這與梵蒂岡檔案館一向的所為和所是截然相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