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MISERANDO ATQUE ELIGENDO

期數
3950
刊登日期
2019.11.01
作者
張心銳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1 月 03 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智十一 22 ﹣十二2 ∣ 答唱:詠 145 ∣ 讀經二:得後一 11 ﹣二 2 ∣ 福音:路十九 1-10

有個女孩跟媽媽大吵架後,氣得離家出走!一整天她都在外閒逛,肚子餓了, 又沒帶錢,她不想回家。一直到了晚上,她來到一家麪檔旁,聞到了陣陣香味。她真是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沒錢,只能不住的吞口水。 

忽然,麪檔老板親切的問:「小女孩,你要不要吃麪?」她不好意思地回答:「想!可是,我沒有帶錢。」老板聽了就請她吃麪 !她便坐下來。一會兒,麪來了,她吃得津津有味,並說: 「老板,你真好!我們素不相識,你卻對我那麼好,不像我媽媽,她根本不了解我的需要和想法,真氣人!」老板笑了:「小女孩,我不過才給你一碗麪而已,你就這麼感激我,那麼你媽媽幫你煮了二十幾年飯,你不是更應該感激她嗎?」聽老板這麼一講,女孩頓時如夢初醒,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她拋下吃剩的半碗麪,立刻飛奔回家。才到家門前的巷口,女孩遠遠地看到媽媽,她正焦急地在門口四處張望,女孩的心立刻揪著了!麪檔老板和小女孩的相遇,讓她明白人間有愛,天地有情。 

本主日福音中,匝凱又如何與耶穌相遇?其實,不是他做了些甚麼,而是因為這份相遇,改變了匝凱的生命。教宗方濟各登基時,使用的格言:因仁愛而被揀選(miserando atque eligendo),都來自這段福音;這格言沿自聖伯達對路加福音十九章的釋經(C C L 122, 149-151),從耶穌和匝凱的眼神交流中,仁愛進入了稅吏的內心。本人也嘗試從他們眼神交流的三個角度分享。 

一、看看耶穌

匝凱個子矮少,但他渴望看見耶穌,可能是出於好奇。不過,圍繞耶穌的群眾多,於是他爬到樹上。雖然,耶穌從他的身邊經過,但他沒有跟耶穌相遇,他的生命沒有因此而轉變。 

二、耶穌看我

唯獨當耶穌向匝凱抬頭一看,接觸了他的心靈,匝凱內心的內疚和羞愧得到釋放。主耶穌不但跟他擦身而過, 更進入到這位稅吏的內心深處,然後抬頭一看。主耶穌對他抬頭一望,竟產生一種非凡的力量。匝凱經驗到他的生命是在上主眼中,是如此珍貴。正如,本主日讀經一:「上主,整個世界,在你跟前,有如天秤上的一粒沙塵,落在地面上的一滴朝露。但是,你憐憫眾生, 因為你是無所不能的。你假裝看不見人的罪,是為叫罪人悔改。」(智十一22 ︱ 23 )原來,天主不只喜愛循規蹈矩的人,對犯罪的人都想盡辦法拯救,表面看來是懲罰他們,事實上卻是把他們轉向天主,更相信上主的慈愛。

耶穌抬頭一看,不單只是看看而已,而是在人群中呼喚匝凱,試問群眾怎不認識他?他是城中惡名昭彰,為羅馬人服務,壓榨同鄉的稅吏。但是,耶穌在眾人面前抬舉他,呼喚他的名字, 然後到他的家中。匝凱所體會到的安慰,我們也很需要,不是出於善行;而是人生在世上就值得被天主所愛。 

三、主請看我

群眾一向都不喜歡匝凱,但是他得到天主的重視;所以他開始完全地改變過去。路加細緻地描述「匝凱站起來」(路十九8),在聖經或禮儀中,「站起」有復活的意思。主耶穌使匝凱從罪惡中站起來;使匝凱重新成為頂天立地的人,因為他已經悔改了。然後,「把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路十九8) 他邀請耶穌看看這位已經轉變了的稅吏,匝凱接納自己的過去,把偷竊的錢償還,開始關心窮人。試問我們有沒有匝凱的膽量,邀請天主看看我們的面容?主啊!請看!我們每天都善用所賦予的才能,犯錯時勇於承認,並且盡力關心有需要的兄弟姊妹。我們每人都需要回到內心與主相遇的深處,好像匝凱一樣,讓主耶穌凝望我們,在內心再次與基督相遇! 

總結

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需要改變,才能回應天主的慈悲。因此,天主的仁慈永遠是建基於正義,可惜今世在傳媒渲染和相對主義的影響下,教宗方濟各對慈悲的訓導被曲解,把仁愛和公義對立起來。天主愛我們每個人,祂是仁愛公義,不是好心做錯事的天主。讓我們學習瑪竇,回應天主的慈悲,回頭改過, 走上正義的道路。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