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父的誕生 記楊慧林神父軼事

期數
3950
刊登日期
2019.11.01
作者
楊純基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1 月 03 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上主說:「你作了甚麼事?聽!… …,從此你即使耕種,地也不會給你出產,你在地上要成個流離失所的人。」(創四10 — 11 ) 

自此以後,不知經過多少年,世界不斷在翻天覆地,一直至一九五○年某月,國家醫院有一個嬰兒誕生。他的名字叫阿仁。

阿仁在一個十分窮困的家庭長大, 八兄弟姊妹,排行第三。為幫補家計, 小學未畢業已在理髮店當學徒。當時的學徒制是住宿的,十分清苦,在店內不但要服侍師傅,還要清潔,甚麼也要做,每月工資五元,每月只可以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便興高采烈地捧著所有的工資給母親,而母親一定預備了一碟蒸水蛋、三碗白飯在牀上。「仁,快點吃飯啦。」母親從廚房大聲叫出來。只見阿仁像風捲殘雲間,已把面前的餸和飯吞下。碗和碟宛如剛剛清潔完,媽媽便坐在石牀的另一角繼續為人家織毛衣, 幫補八兄弟姊妹的生活開支。

看見媽媽日夜織著毛衣,阿仁整天也愁眉苦面,想快點成材,於是找他的弟弟練習練習。有一回,他偷偷地抱著熟睡中的弟弟到理髮店,當時弟弟像披頭四的長髮坐在理髮店的高高理髮椅上,「我替你剪髮,我現在已經是大師傅啦。」阿仁趾高氣揚地對弟弟說。弟弟很興奮地拍起手掌,說:「好呀,好呀。」可能太累,弟弟一直閉著眼睛, 像睡著覺一樣,忽然覺得頭有一點涼意,慢慢睜開眼,發覺頭的左右側已經光了!弟弟大喊著質問阿仁:「你幫我剪甚麼髮型?」阿仁正在心神恍惚,不知如何是好之際,被弟弟這樣一嚇,又大失方寸,望著弟弟,似笑非笑地說:「不要心急,我都未剪完,這是最流行的髮型,好好看呀。」弟弟連忙問:「叫甚麼髮型?」阿仁對著鏡中的弟弟大聲說: 「犀利啦,這個叫哪吒裝。」

弟弟聽後大為釋懷,呼呼大睡。醒後,發現髮型真的像哪吒一樣,兩側是光的,中間也是光的,只留下兩撮黑色的頭髮豎立在兩側。弟弟突然覺得很威風,拿著「大光明」店內的掃把,在鏡前耀武揚威一番後,仰天大笑:「哈、哈、哈」,一路狂奔回家告訴媽媽。而阿仁起先還低著頭憋著笑,後來大概是終於憋不住了,就噗嗤一聲笑了起來。他裝著很滿意地望著弟弟,但只要他一轉過身去,就偷偷笑起來,這樣已不止一兩回了。

在這樣不斷的練習下,阿仁終於掌握了怎樣把客人的頭髮變美麗起來,短短五年間,已經羽翼漸長,可以往外面闖蕩江湖了。

經過多番的見識下,終於自立門戶。最初在一條名不經傳的小巷開舖, 後來上了大街的二樓開業。理髮店名為「賈狄恩」。在艱難的歲月下,終於找到貎美如花的賢妻。每次阿仁見到妻子,都心滿意足。

婚後的阿仁,對媽媽、各姊弟妹, 還是十分呵護。家庭任何一位成員有困難,阿仁立刻出手相助。妻子生了一女一男。妻子持家甚嚴,生活融洽。後來為了孩子,決定移居楓葉國。雖然離開,但一直也接濟年紀老邁的父母。

初次移民到冰天雪地的魁北克,真是苦不堪言。每天在零下攝氏四十度的氣溫下生活;法文從頭學起;在不斷進修下,終於學懂法文。理髮店在慘淡經營下,亦可以糊口。生活剛剛可以稍稍喘下氣之際,晴天霹靂,愛妻突然與世長辭。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阿仁萬念俱灰,十分難過,惆悵難堪,每每想起妻子,淚流滿面,對人生反思,對生命反思,終於回流香港,寄托於大嶼山修道院內,決定終身不娶, 為了贖罪,在修院內七年的試煉才被納為修士,又再七年的試煉下才被納為執士。一直在遠無人煙的修道院為罪人默默地祈禱…… 

在一個剛剛破曉的早上,修道院山上的煙窗內,白色的光緩緩升了出來, 遠遠傳來一道長長的鐘響起來,無數螢火蟲在樹叢閃爍著、飛舞著,臺階上開滿了鮮花,鳥兒也為這世紀盛事而歡唱。姊姊、弟弟、妹妹,各地的親朋戚友也從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地來到這修道院的山腳下,雙手十合,低下頭, 慢慢向修道院朝拜,見證一位神父的誕生。

本文作者為楊慧林神父的五弟

廣告